[实用新型]一种人造藤篱笆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3587.4 | 申请日: | 201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4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徐华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华岳 |
主分类号: | E04H17/00 | 分类号: | E04H17/00;A47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余功勋 |
地址: | 中国香港中环德辅道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造 篱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造藤篱笆,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户内户外装饰用的篱笆。
背景技术
篱笆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构筑物,具有实用的功能,可以用在草坪的周围,保护花草不受小型动物的侵害;也可以用作庭院或者阳台上的小花园之间的隔断。使用篱笆不仅占地面积小,而且可以增加外观上的美感。目前,一些园林、庭院田园风格的建筑物多采用篱笆作为装饰物。
为了增强篱笆的装饰性,通常会种植一些可以攀爬的植物,攀爬在篱笆上。但是人工种植的植物并不能长久保持美观的样子,而且传统的篱笆制作一般采用木条钉装在一起,时间久了篱笆也容易损坏,需要定时的修补;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采用塑料做成篱笆的技术,如专利号为:200620157040.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仿真篱笆,篱笆的基本单元为塑料框体,其中设有横向的杆体和竖向的杆体,在杆体上设置了插孔和扣件,可以插接仿真的花草,但是这种篱笆已经成型,只有固定的地方可以装饰花草,想要更改塑料框架主体,可能还要重新选择模具,不但随意性较差,而且装饰用的花草也要和塑料框体配套,亦不容易随意更换造型,不能满足审美的需求。另外专利号为200720105302.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仿真植物塑料装饰篱笆,包括塑料网片,将仿真植物串接在细绳上缠绕于网片的网筋上,但是这种篱笆用到的细绳还是需要进行保养的,而且在缠绕的时候也会由于绳子的柔软性不能随意的进行造型,绳子也容易打结难以拆卸;专利号为200820121787.7的实用新型专利对专利号为200720105302.0的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改进,但是只是将绳子换成了搭扣,其拆卸虽然变得容易了一些,但是这种拆卸方式对于构造大型的篱笆并不可取,因为用到的仿真植物太多了,需要大量的人工完成安装,而且由于搭扣的位置固定,安装的仿真植物也不容易布置出自然真实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方便随意的进行装饰,不受任何限制的篱笆。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人造藤篱笆,其特征在于,包括网格、及缠绕在网格上的长藤,所述长藤上饰有仿真植物。
所述网格为菱形或者正方形或长方形或者梯形或六角形。
所述网格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所述柔性材料为塑胶纤维。
所述长藤由防火、防氧化与防紫外线的塑胶制成。
所述长藤上饰有的仿真植物包括由防火、防氧化与防紫外线的布料制成的树叶、草叶、花卉或者果实及连接树叶、草叶、花卉或者果实的长藤。
所述树叶、草叶、花卉或者果实每4个为一个单元(亦可以每6个或8个为一个单元)。
所述树叶、草叶、花卉或者果实与长藤一体式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篱笆安装容易且不需任何工具;
2、装饰性好,可以任意的变换装饰。柔软的网格也可以做成任意的造型,没有任何限制,极大满足审美的需求;
3、具有防火、防氧化及防紫外线的功能,能挡风,可以广泛的应用在庭院及阳台上;
4、不须保养,能用水清洗,亦不会吸引昆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网格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长藤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篱笆缠在网格上的长藤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篱笆装饰效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长藤的立体造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人造藤篱笆所用网格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成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或者梯形或者六角形或者其他不规则的形状,如图1所示的一次加工成型的塑胶纤维网格可以是不规则的菱形网格。其具体的尺寸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来订制,比如时要求用在庭院的隔断,可以做成较大的网格,如果用于阳台小花园的装饰,可以做成较小的网格。网格的密度也可以根据需要订制,这些都不会限制本实用新型。由于网格采用柔性塑料制作,使用时可随意剪裁合适的尺寸,不需要进行保养,可以直接用水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华岳,未经徐华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35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