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盘式光纤语音采集增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14104.2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8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董翔;苟武侯;周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H9/00 | 分类号: | G01H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臧春喜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盘 光纤 语音 采集 增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语音采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圆盘式光纤语音采集增强装置。
背景技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陆续出现光纤传声器,它利用外界声压的变化所引起光纤中的光波参数如光强、光频、相位等的变化,通过这些参量达到还原声音信号的目的。但所用的声光调制器件部分往往要求较高的加工精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因此,一种新的光纤传声器被发明,它的拾音部分使用普通标准单模光纤,直接利用空气中声压对光纤力作用产生的光弹效应,对光纤中传输光的相位进行调制,光路输出端干涉光强的变化无须解调,即可实时地还原出原有语音信号。但是,普通单模光纤对声压并不敏感,而传统的方法是把单模光纤盘中对声音产生的空气压强变化敏感的弹性体上,这种盘纤方式为随机盘绕,光纤与弹性体并不能完全依附,对空气压强变化的感应灵敏度较低,且任意两种器件的敏感程度也不一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圆盘式光纤语音采集增强装置,提高了光纤对空气压强变化的感应灵敏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圆盘式光纤语音采集增强装置,由圆形的声压敏感盘和单模光纤构成,在声压敏感盘上均匀分布透气孔,中心的透气孔作为单模光纤的进口,由单模光纤的进口开始在声压敏感盘上开有螺旋状的凹槽,凹槽的末端作为单模光纤的出口,单模光纤沿声压敏感盘上的凹槽顺序盘列并通过树脂与声压敏感盘相固定。
所述的声压敏感盘采用PVC板制作。所述的声压敏感盘的厚度1-2mm。所述的透气孔的直径为1-2mm,相邻两个透气孔之间的中心距为3-4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敏感盘上设置均匀分布的透气孔和规则排列的卡槽(凹槽),利用树脂将光纤固定在敏感盘的卡槽(凹槽)内,增强了声压变化的感应灵敏度,可以使任意两种器件对声压的敏感程度的差异减小。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成的语音采集传输设备,可以取代常用的话筒而改用语音信号直接调制光信号,也可将不同孔径光纤声压敏感盘叠放,实现对不同声压的敏感振动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等角轴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3所示,圆盘式光纤语音采集增强装置由圆形的声压敏感盘1和单模光纤构成,在声压敏感盘上均匀分布透气孔2,中心的透气孔2作为单模光纤的进口4,由单模光纤的进口4开始在声压敏感盘上开有螺旋状的凹槽3,凹槽3的末端作为单模光纤的出口5,单模光纤沿声压敏感盘1上的凹槽3顺序盘列并通过树脂与声压敏感盘1相固定。声压敏感盘1可以采用PVC板制作而成,声压敏感盘1的厚度1-2mm,透气孔2的直径为1-2mm,相邻两个透气孔2之间的中心距为3-4mm,凹槽3的深度为0.5-1mm。
本实用新型使用专门的声压敏感盘,敏感盘上有均匀分布的透气孔和规则排列的卡槽(凹槽),敏感盘作为传感器件,光纤和声压敏感盘一起振动,实现声音信号的采集。普通标准单模光纤沿声压敏感盘上的卡槽(凹槽)顺序敷设,然后用专用树脂固定,使光纤与声压敏感盘贴紧,即敏感盘作为的传感介质,它可以扩大光纤的接触面积,光纤随着声压敏感膜一起振动,从而实现声音信号的采集。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41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