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载自动变位液压夹具底座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4421.4 | 申请日: | 2010-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6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高海涛;杨定国;徐亚辉;陶爱容;孟巍;张旗;金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汉丹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襄樊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载 自动 变位 液压 夹具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加工领域的夹具底座,特别涉及一种加工带复合角的轿车后悬臂的重载高精度自动变位液压夹具底座。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加工带角度的工件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在三轴加工中心上,通过两次定位装夹加工;二是立式加工中心上存在以下加工方式,在轻载工况下用四轴转盘加工,在中载工况下用两个四轴转盘连接夹板加工;三是在重载工况下采用带主轴摆动的四轴或五轴加工中心加工。在卧式加工中心一般采用四轴以上加工中心加工。对于第一种方案,存在工序长、反复定位装夹带来误差导致精度低的问题,对于第二种和第三种方案,存在设备费用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载自动变位液压夹具底座,零件可以根据不同要求安装到该底座上板上,通过液压底座的自动变位,实现重载情况下三轴加工中心一次定位装夹加工带角度的工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底座下板的一侧有转轴机构,底座下板中间有液压支撑缸;液压支撑缸与底座上板连接;变位机构包括低位支撑块、高位支撑块、滑块、滑块下座以及气动拉缸;低位支撑块和高位支撑块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板的一侧,滑块下座固定安装在底座下板上并与低位支撑块和高位支撑块的位置相对应,气动拉缸装在底座下板上,并通过连接杆与滑块相连接,滑块置于滑块下座上;气动拉缸经气压电磁换向阀与气压源相接,气压电磁换向阀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连接;液压支撑缸经液压电磁换向阀与液压源相接,液压电磁换向阀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所说转轴机构包括转轴、下转轴座和上转轴座;下转轴座有三个,分别固定安装在底座下板的中间和两侧,上转轴座有四个,分别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板,并与底座下板两侧的下转轴座对应;转轴穿过下转轴座和上转轴座,并能在中间自由转动。
所说液压支撑缸与底座上板的连接为:锁紧机构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板中间,锁紧机构的拉杆与液压支撑缸固定连接。
所说锁紧机构包括拉杆、锁紧机构下座、锁紧机构上座、销;拉杆上端有方形空槽,锁紧机构下座和锁紧机构上座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板上,锁紧机构下座中间开有方形空槽,上端面中间开有半圆槽;锁紧机构上座中间开有方形槽,底面中间开有半圆槽;拉杆头部穿过底座上板、方形空槽和方形槽连接锁紧机构下座和锁紧机构上座;销子两端为圆柱形,中间为方扁形,穿入锁紧机构下座半圆槽、方形空槽和锁紧机构上座半圆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无需投入昂贵的四轴或五轴加工中心,其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实现重载情况下三轴加工中心一次定位装夹加工带角度的工件,精度高、效率高、成本投入少。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重载设计,当夹具组件和工件总重达200kg以上时,实现稳定加工。
(3)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变位机构,当需要获得不同角度变位时,通过调整支撑块的高度可容易实现。
(4)当需要获得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角度自动变位时,可以通过增加支撑块的数量来实现,可扩展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块和滑块下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锁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锁紧机构上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锁紧机构下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上板、2-转轴机构、3-锁紧机构、4-变位机构、5-液压支撑缸、6-底座下板、7-拉杆、8-液压管、9-液压电磁换向阀、1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11-低位支撑块、12-高位支撑块、13-滑块、14-滑块下座、15-气动拉缸、16-连接杆、17-气压管、18-气压电磁换向阀、19-“燕尾”形凹槽、20-转轴、21-下转轴座、22-上转轴座、23-下转轴座、24-下转轴座、25-上转轴座、26-上转轴座、27-上转轴座、28-锁紧机构下座、29-锁紧机构上座、30-销、31-方形空槽、32-螺钉、33-方形空槽、34-半圆槽、35-方形槽、36-半圆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汉丹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汉丹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44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仪表车冷却液控制装置
- 下一篇:自动定心扶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