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电磁炉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15030.4 | 申请日: | 2010-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0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黎伟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伟文 |
主分类号: | F24C7/00 | 分类号: | F24C7/00;F24C1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刘孟斌 |
地址: | 528305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电磁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炉,尤其是一种便携式电磁炉,它尤其适用于电磁炉、电陶炉等相类似的电热炉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电磁炉,其款式和功能多样,其结构一般包括有壳体、主板和微晶板,微晶板固定在壳体的表面上,壳体内设置有主板、电磁线圈盘和灯板,且它们之间电性连接;在电磁炉的壳体上,未有设置可方便手部携拿的部位。
因此,上述传统结构的电磁炉,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电磁炉壳体上未有设置可方便手部携拿的部位,给日常使用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电磁炉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壳体表面会很油腻,此时,若直接用手拿起电磁炉壳体,炉体容易滑落,造成电磁炉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可方便携拿电磁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携式电磁炉,包括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的底部一侧设有可方便手部携拿的挽手凹槽;此款电磁炉,通过在壳体底部设置挽手凹槽,以便人们携拿电磁炉,既方便日常携拿,又不容易受到炉壳因长时间使用,表面油腻 而容易滑落的问题;且在壳体上设置挽手凹槽,其结构简单、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实施方案,所述壳体由上壳和下壳构成,下壳的底部一侧设置成圆弧过渡,挽手凹槽设于下壳的底部表面与圆弧过渡之间。
所述挽手凹槽近似长条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通过在壳体底部设置挽手凹槽,以便人们携拿电磁炉,既方便日常携拿,又不容易受到炉壳因长时间使用,表面油腻而容易滑落的问题;且在壳体上设置挽手凹槽,其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电磁炉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电磁炉另一方向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电磁炉再一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便携式电磁炉,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一侧设有可方便手部携拿的挽手凹槽2。
所述壳体1由上壳11和下壳12构成,下壳12的底部一侧设置成圆弧过渡121,挽手凹槽2设于下壳的底部表面与圆弧过渡121之间;所述挽手凹槽2近似长条状。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结构,尤其适用于电磁炉、电陶炉等相类似的电热炉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伟文,未经黎伟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50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