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机注塑螺杆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5141.5 | 申请日: | 2010-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9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萧志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海注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60 | 分类号: | B29C45/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71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螺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注塑螺杆结构,尤其是指一种杆身具有凹陷部结构,可提高成型材料塑化能力的注塑机。
【背景技术】
注塑螺杆是注塑机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它在注塑机的机筒内旋转,主要作用就是将固态的塑胶粒子或塑胶粉末熔融塑化、储存计量、再将存储到一定量的熔融态的塑胶注入模具成型,模具冷却后顶出,得到塑胶制品。
在现有注塑机的通用型塑化螺杆,其提高塑化能力和制品塑胶的适用性主要是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改变螺杆配合的三小件结构,如螺杆头、止逆环及止逆环垫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 200710100143就揭露了这一方式的结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改变螺杆螺纹的结构参数即几何尺寸参数,如改变长径比、螺杆各段螺距、螺棱宽度、螺槽深度即压缩比来实现,因这些塑化螺杆均是常规三段(即入料段、压缩段、计量段)的单头或双头螺纹结构形式的螺杆;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 03231418就揭露了这一结构。然而,只单一的对这些参数的修改所产生的效果往往不够明显;造成下料困难,塑化品质不佳,熔温不稳,熔胶能力低等缺点,甚至有的更改会导致加工注塑制品日后暗藏潜在缺陷,而且其对今天日新月异的制品材料的适宜性较差,不能满足多种塑胶的通用性,往往需要采用一种注塑材料对应一种专用螺杆的方式才能满足相应制品要求。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针对上述缺陷与不足,经过长期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创设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不足和缺陷的实用新型设计方案。
【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机注塑螺杆结构,藉由在螺杆的杆身所设置的凹陷部来形成一种适用于多种塑胶粒加工的通用螺杆。
本实用新型之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机注塑螺杆结构,藉由在螺杆的入料段杆身上设置第一凹陷部来加快下料,提高生产能力。
本实用新型之再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机注塑螺杆结构,藉由在螺杆的压缩段杆身上设置第二凹陷部来加速混炼均匀塑化。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塑机注塑螺杆结构,依整支螺杆的使用功能,整支螺杆可分为入料段、压缩段及计量段,其中:于在该入料段的各螺纹之间,于杆身上设有若干以等距阵列分布的第一凹陷部,该等第一凹陷部包括有平坦面和圆弧面;该第一凹陷部的朝向与螺杆旋转的方向相同,可借助第一凹陷部对塑胶粒的作用力,以进一步带动塑胶粒的向前移动。
该压缩段是与入料段相连,在压缩段内的槽深在与入料段交接的起始处至结束处由深渐变浅以形成压缩比,在其各螺纹之间,于杆身之上,设有若干以等距阵列分布的第二凹陷部,该等第二凹陷部在结构上可与第一凹陷部相同,均都包括有平坦面和圆弧面,所述该第二凹陷部的朝向与螺杆的旋转方向相反设置,在旋转过程中,该第二凹陷部同样作用于塑胶上,将余留在其内的前一部份料同后一部分进行混炼,形成一种搅拌的效果,使熔融态的塑胶快速塑化。
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利用上述结构的注塑螺杆,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一是加快了入料速度,增强了下料能力,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二是提高混炼均匀,同时还避免了气泡和流纹的产生;三是通用于多种不同材质的塑胶成型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图2中的B-B剖视图。
在上述附图中:
100-螺杆、10-杆身、11-第一凹陷部、111-平坦面、112-圆弧面、12-第二凹陷部、121-平坦面、122-圆弧面、20-螺纹、L1-入料段、L2-压缩段、L3-计量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结构,现配合附图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加说明如下:
由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注塑机注塑螺杆结构之一具体实施例,该注塑螺杆100具有直径不等的杆身10与固定直径的螺纹20,螺纹20是以等距的方式分布于整支杆身10之上。该整支螺杆100依功能可分为三段区域,依次为入料段L1、压缩段L2及计量段L3,下面就以该三段结构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海注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纳海注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51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料波纹管成型模块水冷装置
- 下一篇:塑料模具滑块中的司筒顶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