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稀相气力输送系统的送料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5492.6 | 申请日: | 2010-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4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杨民乐;吴忠;赵波;许丽娟;陈建立;王艳艳;王小海;刘书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52 | 分类号: | B65G53/52;B65G5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19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力 输送 系统 料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送料器,尤其是一种钛白粉生产线上的稀相气力输送系统的送料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一般的送料器,尤其是用于钛白粉稀相气力输送系统的送料器,大部分采用单一的负压法送料或正压法送料。负压法送料器由送风管、物料管、料仓、进料口等组成,送风管从外到内呈逐渐收缩的圆台状,收缩端部分进入物料管,风机送风时,送风管和物料管形成的风道中气流呈一定的速度流动,由此形成管道与料仓的压力差,由此压力差而带动物料进入物料管,进入生产系统,但由于料仓的进料口进料的速度是变化的,因此时不时物料在负压口的产生阻塞,进而产生从进料口逸出物料粉尘,形成生产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正压送料系统由送风管、物料管、进料管直三通联接,进料管上设闭风阀,物料通过闭风阀经进料管进入管道中,由送风管送入的气流压入物料管中,进入生产系统。但由于进料管中有气流逸出,因此同样进料口会产生物料粉尘逸出,形成生产环境污染,同时由于物料逸出,使得物料收率降低,产能下降,进而产生成本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目前钛白粉生产系统中存在的这一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稀相气力输送系统的送料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物料粉尘逸出,产生生产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物料收率低、产能下降、成本提高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送料器,由送风管、进料管、物料管三部分组成,所述的送风管的中心轴和物料管的中心轴同轴,所述的进料管的中心轴垂直并交于送风管和物料管的中心轴,形成一个三通;
所述的送风管一端和送风机法兰连接,另一端和三通相接,且由送风管中部到三通连接处,送风管的管径逐步缩小;
所述的物料管一端和三通相接,另一端和生产系统法兰连接,且由三通连接处到物料管中部,物料管的管径逐步扩大;
所述的进料管一端和闭风阀法兰连接,另一端和三通相接,且由闭风阀法兰处至三通连接处,进料管的管径逐步缩小。所述的闭风阀为高精闭风阀。
本实用新型的稀相气力输送系统的送料器的有益效果是:杜绝了物料粉尘逸出,不会产生生产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提高物料收率、提高产能、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负压送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正压送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送料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送风管 2、进料管 3、三通连接处 4、物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说明。
从图3和图1、图2所示的送料系统的结构图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送料器,由送风管1、进料管2、物料管4三部分组成,所述的送风管1的中心轴和物料管4的中心轴同轴,所述的进料管2的中心轴垂直并交于送风管1和物料管4的中心轴,形成一个三通连接处3;
所述的送风管1一端和送风机法兰连接,另一端和三通连接处3相接,且由送风管1中部至三通连接处3,送风管1的管径逐步缩小;
所述的物料管4一端和三通连接处3相接,另一端和生产系统法兰连接,且由三通连接处3至物料管4中部,物料管4的管径逐步扩大;
所述的进料管2一端和闭风阀法兰连接,另一端和三通连接处3相接,且由闭风阀法兰处至三通连接处3,进料管2的管径逐步缩小,所述的闭风阀为高精闭风阀。
本实用新型的送料器,由于送风管1中部至三通连接处3送风管直径逐渐收小,而三通连接处3至物料管4中部,物料管4的管径逐步扩大,管道中的气流速度在三通连接部产生变化,气流速度由慢变快再变慢,同时,进料管从闭风阀法兰到三通连接处的管径也是逐步收小,物料在此管中也产生了速度的变化,因此进料管与送风管、物料管在此三个管道的相交处产生一个进料管与物料管和压力差即负压,此负压大于现有技术送料系统产生的负压,使物料的流入更加顺畅,物料由此负压带入物料管中,进入物料管后,由气流产生的正压压入进入生产系统中,避免了物料逸出。本实用新型的送料器杜绝了物料粉尘逸出,不会产生生产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提高物料收率、提高产能、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结合附图结对本实用新型的作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所依据本实用新型所做出的变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佰利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54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式翻边模具
- 下一篇:汽车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