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钞箱的锁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15788.8 | 申请日: | 2010-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0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宁;郑光燕;杨松日;李文渊;师蕾;李克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御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5/52 | 分类号: | E05B65/52;E05B15/00;E05B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伍嘉陵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钞箱,特别是涉及钞箱的锁合装置。
背景技术
为保护钞箱内部贵重物品的安全,钞箱内部设置有自动锁合装置,以保证钞箱锁合时,无法从外部撬开。现有技术的一种钞箱如图1、图2所示,该钞箱放置在一个两侧嵌有磁铁101的外框10中,钞箱运动至如图1所示状态时,磁性锁扣上的磁块20被与之磁性显露面相反的磁铁101作用下,带动整个磁性组件绕其转轴转动一定角度,锁扣30将其扣住的挡板40释放开来,外框10前挡片102同步推动前钞门板50的后挡轴501并带动前钞门板50向后运动至一定位置后,钞门板连接导轨60的顶块601向后推动旋转钩70的抵块701,使旋转钩70绕其转轴转动,并将后钞门板连接片80的前挡轴801释放开来,外框10的后挡片103同步推动后钞门板90的前挡轴902向后运动至前后两钞门板50、90完全开启。需要锁合前后两钞门时,钞箱往回运动,前后两钞门板50、90在前后两复位弹簧502、901带动下往回运动并到位,此时,锁扣体30扣住挡板40,旋转钩70在弹簧702的作下将后钞门板连接片80的前挡轴801扣住,实现钞门的自动锁合。本钞箱能安全可靠地自动控制钞门的开启与锁合,但其结构特别是后钞门板的锁合机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更为简单的钞箱的锁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钞箱的锁合装置,包括箱体、前钞门板复位机构、后钞门板复位机构,可覆盖住前后两钞口的前后两钞门板、位于箱体两侧的磁性锁扣及安装在箱体两侧导滑槽中的钞门板连接导轨,所述钞门板连接导轨上成型有滑槽,前钞门板的后挡轴两端套装在滑槽中并与之构成滑动配合关系,当前钞门锁合时后挡轴卡在滑槽前端;钞门板连接导轨后端套装在后钞门板上。
所述的导滑槽分为彼此分离的前后两部,所述的后钞门板复位机构后端与钞门板连接导轨连接,前端与导滑槽前部连接。
所述的钞门板连接导轨后端通过后钞门板的前挡轴套装在后钞门板上。
所述的后钞门板复位机构为弹簧或橡皮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钞门板连接导轨上成型有与前钞门板的后挡轴相配合的滑槽,当前钞门锁合时,前钞门板的后挡轴卡制在滑槽的前端,即可实现后钞门的锁合,而前钞门开启时,后挡轴向滑槽后端滑动,前钞门板即可后挡片推动下向后滑动,实现后钞门的锁合,与对比技术相比,其结构更为简单,相应的成本更为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磁性锁扣末动作,箱体的钞门处于锁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磁性锁扣滑动后,箱体的钞门刚要开启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钞门开启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3沿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钞门锁合时,钞门板连接导轨与前后两钞门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钞门开启后,钞门板连接导轨与前后两钞门板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6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钞箱的锁合装置,包括箱体1,前钞门板复位机构3,后钞门板复位机构4,可覆盖住前后两钞口的前后两钞门板5、6,位于箱体1两侧的磁性锁扣8及安装在箱体1两侧导滑槽9中的钞门板连接导轨7。所述钞门板连接导轨7上成型有滑槽71,前钞门板5的后挡轴51两端套装在滑槽71中并与之构成滑动配合关系,前钞门锁合时后挡轴51卡在滑槽71前端;钞门板连接导轨7后端与后钞门板6连接。
如图3、图6所示,所述的导滑槽9分为彼此分离的前后两部91、92,所述的后钞门板复位机构4后端与钞门板连接导轨7连接,前端与导滑槽前部91连接。后钞门板复位机构4为弹簧或橡皮筋,优选弹簧。
如图6所示,钞门板连接导轨7后端套装后钞门板的前挡轴上,当然,钞门板连接导轨7与后钞门板6的连接方式还可以为其它的具体实施方式,例如螺接或焊接在后钞门板上。
如图3~8所示,箱体1放置在一个框体2内,当箱体1沿图3箭头所示方向运动至图4状态时,由于磁性材料同性互斥,箱体1两侧的磁块81在框体2两侧的磁铁22作用下,带动整个磁性锁扣8沿导滑槽83向内侧滑动,使锁扣体82与前钞门板5上的卡位52分离,框体2的前挡片21同步推动前钞门板5的后挡轴51向后运动,与此同时,后挡轴51沿钞门板连接导轨7的滑槽71向后滑动。当后挡轴51运动至一定位置时,框体2两侧的后挡片23与后钞门板6的前挡轴61相接触,并推动前挡轴61向后运动至前后两钞门完全开启,其状态如图5所示。
需要锁合钞门时,箱体1反向运动,前后两钞门板5、6在前后两钞门复位机构3、4的作用下往回运动,以至前后两钞门板5、6完全覆盖前后两钞口,此时,锁扣体82卡住前钞门板5上的卡位52;前钞门板5的后挡轴51卡在钞门板连接导轨7的滑槽71的前端,即当前钞门末开启时,后钞门板6的前挡轴61无法带动后钞门板6向后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御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御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57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