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呼吸功能训练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7177.7 | 申请日: | 201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9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歆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歆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500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公***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吸 功能 训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医疗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指一种呼吸功能训练器。
背景技术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呼吸肌功能不全类疾病是一种较为多见的疾病,对于这类患者而言,有计划,有针对性开展一些有利于增强呼吸肌的力量,扩大肺扩量,使更多的肺泡参与呼吸运动的训练,对于改善呼吸短促,呼吸困难的症状是非常有效果的。在现有技术当中,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81535,公开日为2006年9月13日的实用新型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呼吸功能康复器”,该实用新型包括带有吹气管的内管和与内管紧密配合的外管,外管与内管吹气管对立的一端封闭,在外管的外面套装有与气囊嘴连接的储气管,外管上设置有至少2个孔,内管上设有1个孔,内管上的孔径大于外管上的最大孔径。虽然,该实用新型结构较简单,但是,它无法对患者不同阶段的功能康复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携带方便,能对不同康复阶段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训练的呼吸功能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一种呼吸功能训练器,包括有吸气管和出气管,所述吸气管上连接有透明管,透明管的内部安装有前活塞和后活塞,前活塞与后活塞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前活塞与后活塞上均设置有至少1个出气孔,透明管的尾端还设置有管底,管底上设置有至少1个出气孔,管底通过调节螺母与前活塞和后活塞连接,出透明管的尾部与出气管螺接。
优先地,所述透明管的外壁上设置有容量刻度线。
优先地,所述呼吸功能训练器设置有大于、等于或小于吸气管管径的三种出气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功能训练器体积更小,携带更加方便,操作更加简易。
2、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功能训练器可以通过改变弹簧力度和改变出气阻力两种方式来实现对呼吸肌的康复训练,特别适合患者康复期的自我训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呼吸功能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呼吸功能训练器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气管,2-透明管,3-出气管,4-容量刻度线,5-弹簧,6-前活塞,7-后活塞,8-管底,9-调节螺母,10-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中所示的一种呼吸功能训练器,包括有吸气管1和出气管3,所述吸气管1上连接有透明管2,透明管2的内部安装有前活塞6和后活塞7,前活塞6和后活塞7之间通过弹簧5固定连接,前活塞6与后活塞7上均设置有至少1个出气孔10,透明管2的尾端还设置有管底8,管底8上设置有至少1个出气孔,管底8通过调节螺母9与前活塞6和后活塞7连接,透明管2的尾部与出气管3螺接。
康复患者可以通过调节螺母9来改变弹簧5的伸缩长度的方式,来实现对呼吸力度的控制。当患者恢复较好时,可以加大弹簧5的力度,以制定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呼吸功能训练器设有大于、等于或小于吸气管1管径的三种出气管3,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呼吸功能的出气管3。
另外,在透明管2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容量刻度线4,患者可以随时观察和了解自己肺扩量的进展情况。
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携带方便,能适合患者进行自我康复训练,并有多种调节方式的呼吸功能训练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歆,未经王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71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高润滑材料滑块的冰壶
- 下一篇:一种湿化瓶干燥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