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孔墙体砖压制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7195.5 | 申请日: | 201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4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何庆添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新鹏陶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7/16 | 分类号: | B28B7/1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25 | 代理人: | 李宪宾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墙体 压制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孔墙体砖压制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的带孔墙体砖模具由于生产过程要求下模底板沿侧板作上下运动,以及芯杆沿下模底板作上下运动,所以在下模底板与侧板之间、芯杆与下模底板之间都存在运动间隙,导致压制墙体砖的过程中,有部分粉料从运动间隙排至模腔外,掉落在芯杆固定板和下模座固定板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在芯杆固定板和下模座固定板上会出现粉料堆积现象,影响粉料在活动间隙的顺利通过,这时要停机清理堆积的粉料,否则,1、粉料在芯杆与下模底板之间的活动间隙出现积聚现象,容易造成芯杆在运动过程受阻断裂;2、粉料在下模底板与侧板之间的间隙也出现积聚现象,导致卡模和侧板断裂;3、因经常要停机清粉,严重影响生产效率。此外,现有的下模座都是分体组合式结构,各组合件之间存在缝隙,微细的粉料容易掉进缝隙里,在生产过程中,受上模下压冲击力的作用,下模座容易产生变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高寿命和高生产效率的带孔墙体砖压制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孔墙体砖压制模具,包括有上模、下模、芯杆、下模座、下模座固定板和芯杆固定板,下模安装在下模座上,下模座安装在下模座固定板上,下模的底板可沿侧板上下运动,在下模座固定板的下方设置可上下升降的芯杆固定板,芯杆的一端固定在芯杆固定板上,另一端依次穿过下模座固定板、下模座和下模底板,从下模底板穿出置于下模模腔内,对应下模侧板处,下模座固定板和芯杆固定板分别对应加工有第一排粉孔和第二排粉孔,对应芯杆两侧壁处,在芯杆固定板上加工有第三排粉孔。
在所述的芯杆固定板底部连接有接粉板。
所述的下模座为一体成型结构。
经过改进后,从活动间隙处掉落的粉料会经各排粉孔排出,防止在下模座固定板和芯杆固定板上出现粉料堆积,停机清理,提高生产效率,也可避免芯杆断裂、下模座变形、卡模和侧板断裂等现象,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孔墙体砖压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带孔墙体砖压制模具包括有上模1、下模2、芯杆3、下模座4、下模座固定板5和芯杆固定板6,下模2安装在下模座4上,下模座4安装在下模座固定板5上,下模2的底板21可沿侧板22上下运动,在下模座固定板5的下方设置可上下升降的芯杆固定板6,芯杆3的一端固定在芯杆固定板6上,另一端依次穿过下模座固定板5、下模座4和下模底板21,从下模底板21穿出置于下模模腔23内,对应下模侧板22处,下模座固定板5和芯杆固定板6分别对应加工有第一排粉孔7和第二排粉孔8,对应芯杆3两侧壁处,在芯杆固定板6上加工有第三排粉孔9。在所述的芯杆固定板底部连接有接粉板10,接粉板10可随同芯杆固定板6一起作升降运动,该接粉板10成W形,其中央安装在芯杆固定板6的中部,这样就可以使掉落的粉料往模具两侧排出,方便工人清理。所述的下模座4为一体成型结构,不存在下模座组件缝隙,避免下模座4因粉料而导致变形现象的发生。
生产时,从模腔23掉落的粉料经活动间隙和排粉孔掉落到接粉板10上,工人只要清理排粉板10上的粉料就可以了,从而实现不停机连续生产,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平板切割机画切机头进行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在不脱离实用新型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新鹏陶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新鹏陶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71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