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助行推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7441.7 | 申请日: | 201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4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建泰铝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赵磊;曾旻辉 |
地址: | 52821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推车,尤其是涉及可折叠的助行推车。
背景技术
常见的助行推车适用于下肢功能严重障碍而不能使用拐杖、手杖者,其功能主要是支撑体重,保持身体的稳定,辅助站立和行走,可分为固定式和折叠式,为了方便使用者休息,在折叠式助行推车上多会设置一个整体的座部位。通常折叠式的助行推车为了节省空间,其大多采用向内旋转式或纵向折叠方式,收合后车体宽度减小,仅能予以存放,无法再做他用,限制了其使用的方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展开和折叠状态下分别可以使用的助行推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助行推车,它包括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前轮组件和后轮组件的主体座管、倒U型的支撑管、呈H型的扶手支架、设有滑动卡槽的连接片、与滑动卡槽配合的滑动控制杆、座板以及弹性件,其中主体座管端部设有单向铰接座,支撑管的两侧臂底端分别铰接在主体座管上,且其两侧臂上相对设有轴向的滑动孔,扶手支架的底部铰接在铰接座上,连接片的一端铰接在扶手支架上,另一端铰接在滑动孔下方的支撑管上,滑动控制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支撑管两侧臂上的滑动孔内,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支撑管侧壁上,另一端固定在滑动控制杆上,座板一端铰接在扶手支架上,另一自由端抵在支撑管上。
扶手支架底部铰接在主体座管的单向铰接座上,其转动方向为单向,支撑管也铰接在主体座管上,支撑管上的滑动控制杆可配合落在连接片的滑动卡槽 内,并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稳定在滑动卡槽内,这样支撑管和扶手支架通过连接片实现展开后的固定,座板支撑在扶手支架和支撑管之间,方便使用;在折叠时,克服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使滑动控制杆离开滑动卡槽,连接片可相对扶手支架和支撑管运动,扶手支架和支撑管也可相对主体座管向后运动,实现折叠,折叠后的推车宽度不变,高度减小,其上可以放置物品,作为平板式推车使用,在展开和折叠状态下均可方便使用,适用场合多样,适应性强。
它还设有两侧分别铰接在所述扶手支架底部的置物架,置物架可以用来固定物品,折叠后的推车可竖起,仅使用前轮组件推行,使用高度跟舒适。
所述的前轮组件包括穿设在所述主体座管上的轮轴,在所述主体座管和轮轴之间设有限向器,可以调节前轮组件的前进方向,在展开时可以360度旋转,在折叠竖起推行时限制单一方向。
所述限向器包括设置在所述轮轴上带有缺口的随动片、具有凸轮部的按钮、控制杆和弹簧,其中控制杆的一端穿过所述主体座管铰接在按钮的凸轮部上,其另一端与缺口配合,弹簧一端固定在所述主体座管上,另一端固定在控制杆上。控制杆铰接在按钮的凸轮部上,可随凸轮部转动,可带动其在竖直方向上发生上下的位移,当移动至随动片的缺口处时,限制轮轴的转动,实现单一方向的限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与所述缺口配合的所述控制杆端部设有阶梯部,提供足够的结构强度,抗击剪力作用,限向效果明显。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折叠后宽度不变,高度降低,且在折叠和展开状态下均可以单独使用,适应场合多样,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1、主体座管,2、支撑管,3、滑动孔,4、前轮组件,5、后轮组件,6、扶手支架,7、连接片,8、第二连接片,9、滑动卡槽,10、滑动控制杆,11、座板,12、弹性件,13、第一扶手管,14、第二扶手管,15、置物架,16、支架管,17、托管,18、轮轴,19、按钮,20、凸轮部,21,随动片,22、缺口,23、控制杆,24、阶梯部,25、轴孔,26、螺母,27、盖片,28、弹簧,29、第一铰接片,30、第二铰接片,31、突块,32、单向铰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建泰铝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建泰铝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74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震信号P波初至点综合拾取方法
- 下一篇:压电检波装置及其压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