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套环式卡扣及使用该卡扣的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7807.0 | 申请日: | 201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2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季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光 |
主分类号: | B65D23/00 | 分类号: | B65D23/00;B65D1/40;B65D1/42;B65D85/7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张俊阁 |
地址: | 5466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环式卡扣 使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关于一种卡扣,尤指一种便于随身携带饮水的套环式卡扣及使用该卡扣的瓶。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外出游玩或工作劳动时携带的矿泉水或其它饮用水都是用塑料瓶或金属瓶装盛,在一次喝不完的情况下,一般总是把它放在口袋里、书包里或是用手提住。将水瓶放于书包或口袋中不但会增加负重,而且取放水瓶十分不便;将水瓶放于手中,也会妨碍人们的游玩或是工作,尤其是对于户外运动者来说,还有可能因水瓶占用一只手,发生危险情况时无法自救,而导致发生危险,极为不方便。
针对上述户外运动及工作中饮水瓶随身携带所产生的问题,本发明人研制出一种卡扣,可方便的结合于饮水瓶,可以让人们把水瓶挂在腰带或身上其它方便挂钩的地方,使得人们在户外可更为便捷、安全的携带饮水瓶。此外,本卡扣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可调节直径大小,不限于结合水瓶,也可用以携带衣物等物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扣,用以解决饮水瓶携带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简单方便、卡挚稳固的卡扣。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套环式卡扣,其包含:一个环状的卡扣部,中间形成一个卡孔,该卡孔周围对称设有数个钩持部及数个平衡夹,该钩持部位于该卡合部的底部,为弹性倒钩结构,该平衡夹位于该卡扣部的内侧顶部,为向卡孔内凸出的挡件;
一个连接部,呈折弯状,与该卡扣部的一端连接。
一种使用前述的套环式卡扣的饮水瓶,具有瓶体、瓶颈及瓶盖,其中,所述卡扣部卡接于所述瓶颈。
所述瓶体为扁状椭圆形,且表面另设有波浪状或弧状设置的加强凹槽,所述瓶颈处设有一个圆边,该圆边为圆环状凸起。
所述卡扣部经由卡孔卡入所述瓶颈,所述钩持部钩紧扣住圆边底部,而该平衡夹抵挡该圆边顶部。
所述圆边的高度方向厚度为2.5mm-3.5mm,所述圆边的厚度等于或小于所述容置槽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卡扣可以让人们把水瓶挂在腰带或身上其它地方,使得人们在户外可更为便捷、安全的携带饮水瓶;本卡扣使用简单方便,且借助对称分布的钩持部,使得水瓶受力均匀,固定更为稳固,不易滑落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套环式卡扣的仰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套环式卡扣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环式卡扣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套环式卡扣套置于水瓶的培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套环式卡扣抓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套环式卡扣套置于水瓶的侧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套环式卡扣 2卡扣部 3抓钩 4卡孔
5钩持部 6水瓶 61瓶盖 62瓶颈
63瓶身 7圆边 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套环式卡扣1的仰视图、俯视图及侧视图。本实用新型卡扣包括一个卡扣部2,该卡扣部1呈圆环状,中间形成卡孔4,在该圆环状卡扣部1的一侧形成一个折弯状的连接部11,该连接部11较佳与卡扣部2一体成型。卡扣部2较佳由塑料或金属等材料或者其他耐用材料制成,但不限于上述材料。在圆环状卡扣部2的圆周上设有数个钩持部5,所述钩持部5为倒钩结构,具有向卡孔4方向延伸的卡挡部,用以钩持水瓶等重物,起到固定、承重的作用。所述钩持部5底端与该卡挡部内侧一端由斜面或锥面连接,起到导引作用,方便卡扣。所述钩持部5呈均匀对称分布,个数不限(在本实施例中为四个)。另外,该卡扣部2在内侧顶部还对称设有数个平衡夹3,其为卡扣部2向卡孔内凸出的挡件,使用时,其卡挡于水瓶凸出件的顶部,与钩持部5配合锁紧水瓶保持平衡,在本实施例中各该钩持部5与平衡夹3为交错设置,且各自为对称布置,这样便可以利用卡扣部2的形变更紧的卡入到该钩持部5与平衡夹3之间容置槽53中。
当然,参照图5所示,各该钩持部5与平衡夹3也可为一体结构,二者结合在一起使用,之间设有一个卡合水瓶圆边的容置槽53,这样也可以减少模具的复杂程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光,未经季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78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化冷却步进梁式加热炉用柔性管道
- 下一篇:制备聚合催化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