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儿童诊疗手足固定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7917.7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2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莉;刘喜花;何莉;钟晖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 |
地址: | 51802***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诊疗 手足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诊疗辅助工具,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儿童诊疗手足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儿童在检查或治疗时,往往不配合医生,手足喜欢乱动。尤其是做头面部诊疗时,需要几个人同时按压头部和手足,而且固定效果不理想,影响了诊疗效果。有些甚至造成诊疗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诊疗手足固定装置,旨在解决儿童在检测或治疗时,因各种原因不配合医生,喜欢乱动导致不能正常的实施诊疗工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儿童诊疗手足固定装置,其中,包括一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各设置一长把手;在所述长把手上套有固定带。
所述的儿童诊疗手足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固定板为一长形宽木板并在所述长形宽木板表面设置软垫。
所述的儿童诊疗手足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带为设置有搭扣的布带。
所述的儿童诊疗手足固定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带的条数为4条。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儿童诊疗手足固定装置,由于采用了将患儿放在固定装置上,然后用把手上的搭扣布带将患儿的上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依次固定,保证患儿不能乱动,此时助手只需抱紧患儿头部即可快速准确的完成诊疗工作,不仅给医生的工作带来方便而且能使患儿受痛苦的时间缩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装置使用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例,首先制作一块长形宽板11,在长形宽板11上包裹海绵垫形成一个软垫13,这样就使患儿躺上去时更加舒服。在长形宽板的长边的两侧安装一对不锈钢长把手12,在长把手12上套有若干条搭扣布带14,每条搭扣布带14上设置有一对搭扣15,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固定装置10。根据实践经验,长形宽板11的尺寸设定为:长为110cm、宽为45cm,搭扣布带14的尺寸设定为:长为80cm、宽为15cm。
当患儿需要做头面部诊疗时,将患儿20平放在固定装置10上,然后用搭扣布带14依次固定患儿的上臂22、肘关节23、髋关节24、膝关节25等部位,从而保证患儿20不能乱动,以免影响医生诊疗。当患儿20固定在固定装置10上后,此时施诊医师只需让其助手抱紧患儿20的头部21,即可进行施诊工作。这样就使施诊工作更加迅速而且准确,另外施诊动作快速也缩短了患儿的受疼痛时间。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例如将长形宽板的尺寸设置为可调等,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莉;刘喜花;何莉;钟晖,未经张莉;刘喜花;何莉;钟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79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乳管镜操作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自钻式可折断骨片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