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音乐控制跳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9279.2 | 申请日: | 2010-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7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周学洪;李明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学洪;李明中 |
主分类号: | H04R3/00 | 分类号: | H04R3/00;H04R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81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音乐 控制 跳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乐设备,尤指能够将音乐信号转化为音乐控制跳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音响设备,为了能够在播放音乐的同时,能够对正在播放的音频提供指示功能,很多的音响设备都专门设置了音频信号显示灯光柱,以在播放音乐的同时,能够直观地显示正在播放的音乐的音频节奏,从而带给人们更多的感官刺激,这种音频信号指示器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许多播放设备上,如CD、MP3、DVD以及许多其他数码播放类产品如手机上,目前的这些设备通常只是用来显示灯光的信号,为了能够营造更加逼真的音乐效果,有必要引入硬件的跳动带来视觉上的感受和音乐的视觉美感。目前市面上还没有类似的产品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音乐控制跳动效果的音乐控制跳动系统。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音乐控制跳动系统,包括音乐信号解析电路和音乐跳动器,该音频信号解析电路的输入端与音频信号输出端连接,音频信号解析电路的输出端与音乐跳动器连接。
上述的音频信号解析电路可集成于IC芯片内。
上述的音乐跳动器为线圈式结构,该线圈式结构包括线圈、线圈骨架、磁铁和用于与线圈感应产生振动的软膜,该线圈缠绕在线圈骨架上,磁铁设于线圈骨架中央,软膜设置于线圈骨架的一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音乐控制跳动系统,能够将音频信号转化为硬件跳动,与数码产品结合后能够根据所播放的音乐的节奏、旋律和音频产生和音乐一致的硬件跳动,从而在播放音乐的同时提供音乐的视觉效果和视觉美感,产生意想不到的娱乐效果,给用户带来全新的应用体验。
为便于说明和本实用新型有关的详细内容及技术,以下兹就配合附图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音乐控制跳动系统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线圈式音乐跳动器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音乐控制跳动系统的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音乐控制跳动系统包括音乐信号解析电路10和音乐跳动器,该音频信号解析电路10的输入端与音频信号输出端连接,音频信号解析电路10的输出端与音乐跳动器12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音频信号解析电路10工作性能的稳定,同时提高组装的效率,该音频信号解析电路10集成于IC芯片8内。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音乐跳动器12采用线圈式结构,该线圈式结构的音乐跳动器包括有线圈5、线圈骨架6、磁铁4和用于与线圈5产生的电磁信号相互感应产生振动的软膜2,该线圈5缠绕在线圈骨架6上,磁铁4设于线圈骨架6的中央处的磁铁孔内,软膜2设置于线圈骨架6的一端,为了保护软膜2并提高装饰的效果,该线圈式音乐跳动器还包括有装饰件1,该装饰件1设于软膜2外端一侧,而为了保护相互结合的线圈5、线圈骨架6和磁铁4,同时避免线圈5所产生的电磁波外泄对其他电子元件造成干扰,在该实施例中,还包括有一个用于接地屏蔽的金属材质的线圈外壳3,上述相互结合的线圈5、线圈骨架6和磁铁4设于该线圈外壳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学洪;李明中,未经周学洪;李明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92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特征选择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无牌车辆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