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荧光灯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9332.9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3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02 |
发明(设计)人: | 赖文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大信装饰礼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17/00;F21V23/00;H01J61/3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56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灯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泡,尤其涉及一种可更换保险丝的荧光灯泡。
背景技术
灯泡的发明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随着社会的发展,灯泡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目前市场上的灯泡一般分为:钨丝灯泡、钨丝卤素灯泡、荧光灯泡、金属卤素灯泡。其中荧光灯泡由于省电耐用、经济实惠,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家居生活和工作室中。
传统的荧光灯泡一般包括灯头、灯座、灯壳、灯管及发光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灯头卡合连接于所述灯座的底面,所述灯管安装于所述灯座的顶面,所述灯壳套设于所述灯座的顶面并与所述灯座的顶面形成容置所述灯管的闭合空间,所述灯座内安装有所述发光控制电路,所述发光控制电路与所述灯管电连接并控制所述灯管发光。传统的荧光灯泡虽然比较省电实惠,但是在电路电流过大的情况下,所述荧光灯泡容易被烧坏,因此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实用,并且使人们的经济造成损失。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在荧光灯泡的灯座内安装有保险丝,所述保险丝与发光控制电路电连接,当电流过大时所述保险丝会熔断,从而切断发光控制电路,避免灯泡被烧坏。现有技术的荧光灯泡较传统的而言,在保护灯管安全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改进,但是,由于现有的荧光灯泡的保险丝被固定的设于所述灯座内,当供电电路的电流过大从而导致保险丝熔断时,需要将灯头及灯座拆分开,然后才能进行保险丝的更换,这样操作起来较为繁琐费时且更换操作复杂。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型的荧光灯泡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荧光灯泡,所述荧光灯泡可实现保险丝的更换,且更换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荧光灯泡,所述荧光灯泡包括灯头、灯座、灯壳、灯管、发光控制电路及保险丝固定装置,所述发光控制电路设于所述灯座内,所述灯头固定连接于所述灯座的底面,所述灯管设于所述灯座的顶面并与所述发光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灯壳固定卡合于所述灯座的顶面并与所述灯座的顶面形成容置所述灯管的闭合空间,其中,所述灯座的侧面开设有空槽,所述保险丝固定装置包括保险丝固定座、保险丝及保险丝固定环,所述保险丝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空槽内并与所述发光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保险丝固定座开设有容置所述保险丝的安装孔,所述保险丝固定环可打开的盖合于所述安装孔的开口处,从而使所述保险丝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
较佳地,所述保险丝为玻璃管保险丝。
较佳地,所述灯壳包括灯壳本体和聚光灯罩,所述灯壳本体的底端与所述灯座固定卡合连接,所述灯壳本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聚光灯罩。
较佳地,所述灯管为螺旋状灯管。可选地,所述灯管为U字型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保险丝固定座固定安装于所述灯座侧面开设的空槽内并与发光控制电路电连接,且所述保险丝固定座开设有容置所述保险丝的安装孔,所述保险丝固定环可打开的盖合于所述安装孔的开口处,从而使所述保险丝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因此,当电路中的电流过大从而导致保险丝熔断时,只需将盖合于所述安装孔的开口处的所述保险丝固定环打开,不需要将灯头及灯座拆分开,就可以对保险丝进行更换,故本实用新型荧光灯泡可实现保险丝的更换,且更换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荧光灯泡一个具体实施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荧光灯泡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荧光灯泡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荧光灯泡,所述荧光灯泡可实现保险丝的更换,且更换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大信装饰礼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大信装饰礼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93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丁烯/α-烯烃嵌段互聚物
- 下一篇:应力监控牵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