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温合成气显热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9810.6 | 申请日: | 2010-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0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杨震;郭琴琴;刘建斌;梁新忠;龚欣;刘海峰;代正华;于广锁;梁钦锋;许建良;亢万忠;郭文元;章晨晖;李晓黎;周洪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石化集团宁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J3/86 | 分类号: | C10J3/8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合成气 回收 装置 | ||
1.一种高温合成气显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锅炉(2),辐射锅炉(2)通过合成气导管(3)与对流锅炉(4)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合成气显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辐射锅炉
(2)为由第一耐火衬里层(21)保护的竖直式圆柱状容器,在辐射锅炉(2)内设有辐射式蒸汽发生器(22),在辐射式蒸汽发生器(22)与第一耐火衬里层(21)之间形成第一合成气通道,在辐射式蒸汽发生器(22)的下端设有循环合成气激冷器(23),在循环合成气激冷器(23)的下方设有渣池(24),在渣池(24)上设有渣池水入口(25)、渣池水出口(26)和灰渣出口(2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合成气显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式蒸汽发生器(22)的高度与直径比值H1∶D1=5-10,所述第一合成气通道的宽度D2为600-900mm,所述第一耐火衬里层(21)若采用耐火砖结构时,其厚度L1为100-300mm,若采用膜式水冷壁结构时,膜式水冷壁与辐射锅炉(2)的金属炉壁之间间隙L1为700-800mm。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合成气显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合成气激冷器(23)为具有多孔的环形圆管或由周向布置的6-80个喷管(28)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合成气显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气导管(3)倾斜向上或者倾斜向下布置,向上倾斜的倾角α和向下倾斜的倾角β分别为30-60度,当合成气导管(3)倾斜向上时,在所述对流锅炉(4)内的顶部设置导向室(4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温合成气显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室(44)的高度H4与所述对流锅炉(4)内的第二合成气通道直径D3比值H4∶D3=3-6。
7.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高温合成气显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气导管(3)为耐火砖结构或为膜式水冷壁结构,由第二耐火衬里层(31)保护,所述第二耐火衬里层(31)若采用耐火砖结构时,其厚度L2为100-300mm,若采用膜式水冷壁结构时,膜式水冷壁与合成气导管(3)的金属管壁之间间隙L2为700-80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合成气显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锅炉(4)为耐火砖结构或为膜式水冷壁结构,由第三耐火衬里层(41)保护,在对流锅炉(4)内设置有2-6段对流式蒸汽发生器(42),每段对流式蒸汽发生器(42)设置2-8个吹灰器(43)。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温合成气显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锅炉(4)的高度H3与其内的第二合成气通道直径D3比值H3∶D3=15-35,所述第三耐火衬里层(41)若采用耐火砖结构时,其厚度L3为100-300mm,若采用膜式水冷壁结构时,膜式水冷壁与对流锅炉(4)的金属炉壁之间间隙L3为700-800mm。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温合成气显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段对流式蒸汽发生器(42)由2-8个蒸发换热面(45)组成,蒸发受热面(45)采用螺旋盘管结构,每个蒸发换热面(45)之间间距D4为50-2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石化集团宁波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石化集团宁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981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球形塑料沼气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内热式立式半焦炉干法出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