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源与耗能系统的高效节能环保循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19903.9 | 申请日: | 201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50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毅 |
主分类号: | F04F5/16 | 分类号: | F04F5/1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03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源 耗能 系统 高效 节能 环保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减排环保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能源与耗能系统的高效节能环保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能源与耗能各领域中的设备,其能耗高、热能有效利用率低,而且高排放,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及烟尘等),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由于能源与耗能系统的有效利用率低,因此,大量能源被排放出来,得不到再利用,造成了大量能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高排放污染环境、能源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源与耗能系统的高效节能环保循环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由介质总成及工质总成组成,其中工质总成安装在介质总成的内部、并由介质总成伸出通过管道与能源输送端相连,介质总成的一端通过管道和能源与耗能系统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和能源与耗能系统的对象相连;低压的介质流体由介质总成的一端引入、并在介质总成内与由工质总成输入的高压工质流体混合形成居中压力的混合流体,该居中压力的混合流体升压、均衡由介质总成的另一端射出。
其中:所述介质总成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头;所述工质总成由工质流体接受部和工质流体流通部组成,工质流体接受部固定在介质总成内,工质流体接受部的内部设有工质流体接受腔,工质流体接受部相对于介质流体流入的一端为锥形,另一端设有与工质流体接受腔相连通的喷射口;工质流体流通部的一端与工质流体接受部相连接,另一端由介质总成伸出并设有连接法兰,工质流通部中间设有与工质流体接受腔相连通的通道;工质流体接受部通过支撑筋固定在介质总成的内壁上;所述介质总成的内部依次为介质流体接受部、混合部、均衡部及升压部,其中升压部位于介质总成的射出端,升压部的介质总成内壁为扩散状;所述工质总成的安装位置位于介质流体接受部中;升压部串联有多级混合部、均衡部及升压部;所述介质总成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固定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对能源与耗能系统的介质流体通过引入的工质流体提高输出压力、进行循环使用,节约了大量能源,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环境污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高效节能环保循环装置能够提高热能有效利用率70%以上,节约能源资源如煤、水、电各70%以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如二氧化碳、烟尘、噪音等各70%以上;提高生产效率两倍以上,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两端安装连接头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其中:1为介质总成,2为工质总成,3为工质流体接受部,4为工质流体流通部,5为工质流体接受腔,6为喷射口,7为通道,8为连接法兰,9为支撑筋,10为固定片,11为流体腔,12为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由介质总成1及工质总成2组成,介质总成1为中空结构,其外形可视实际连接情况而定,内部为供流体通过的流体腔11。介质总成1内部的流体腔11从介质流入端至流出端依次分为介质流体接受部B、混合部C、均衡部D及升压部E,其中介质流体接受部B位于介质总成1的一端(即介质引入端),升压部E位于介质总成1的另一端(即射出端),介质总成1的内壁在升压部E这一段为扩散状,即介质总成1的内径在升压部这一段逐渐变大;介质总成1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固定片10,介质总成1在连接时可通过固定片10进行固定。
工质总成2由工质流体接受部3和工质流体流通部4组成,工质流体接受部3通过支撑筋9固定在介质总成1的内壁上,工质流体接受部3的安装位置位于介质流体接受部B中;工质流体接受部3可为圆柱形,也可根据需要制成其它形状,其内部设有工质流体接受腔5,工质流体接受部3相对于介质流体引入的一端为锥形、便于介质流体通过,另一端设有与工质流体接受腔5相连通的喷射口6;工质流体流通部4的一端与工质流体接受部3相连接,另一端由介质总成1伸出并设有连接法兰8、用于通过管道与能源输送端相连,工质流体流通部4中间开有与工质流体接受腔5相连通的通道7。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介质总成1的升压部E可根据需要再串联下一级的混合部C、均衡部D及升压部E,更可根据需要串联多级的混合部C、均衡部D及升压部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毅,未经刘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199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彩票网点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永久性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复合外墙保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