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移式双色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0616.X | 申请日: | 2010-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3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宇科模具(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33;B29C45/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许伟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移 式双色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平移式双色模具。
背景技术
在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广泛的使用注塑模具。习用的注塑模具皆为一副模具与一台注塑机注射口相配,生产时,需经过合模、注射、开模、取料等多个工艺步骤完成产品的生产。但对于一些具有两种颜色的塑料制品,就需采用两副前模与一副后模配合的二次注塑,两副前模与一副后模在配合注塑过程中需进行位置转换,习用的位置转换装置为一个旋转装置,其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大型双色塑件的双色成型的平移式双色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平移式双色模具,它包括前模、后模、移动平台和油缸;所述的前模的顶部和侧面分别开设有可与注射机的注射口相对的注塑口,在前模的分型面上并排开设形状、结构完全相同的前模型腔;所述的后模型腔可分别与前模的两个型腔配合构成完整的型腔,后模可移动的安装在移动平台上;所述的油缸安装在移动平台上,油缸的活塞杆端连接后模并可拉动后模来回移动,推动后模型腔移至与前模的两个型腔相对。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利用油缸推动后模在移动平台上来回移动,该移动装置可实现汽车内饰大型双色塑件的双色成型,结构简单,动作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前模和后模的立体图;
图3是由本实用新型生产出的一色胶位零件图;
图4是由本实用新型生产出的二色胶位零件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平移式双色模具,它包括前模1、后模2、移动平台3和油缸4。
所述的前模1的顶部和侧面分别开设有可与注射机的注射口相对的注塑口11、12,在前模1的分型面上并排开设形状、结构完全相同的前模型腔13、14。
所述的后模2上也开设有后模型腔21,该后模型腔21可分别与前模1的两个型腔13、14配合构成完整的型腔。后模2可移动的安装的在移动平台3上。
所述的油缸4安装在移动平台3上,油缸4的活塞杆41端连接后模2并可拉动后模2来回移动,推动后模型腔21移至与前模1的两个型腔13、14相对,分别合模,完成二次注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后模2首先移到前模1的型腔13的正下方,合模,后模型腔21与前模1的型腔13配合构成完整的型腔,进行第一次注胶,形成一色胶位10(如图3所示)。
开模,后模2在油缸4活塞杆41的推动下移动到前模1型腔14的正下方,合模,后模型腔21与前模1的型腔14配合构成完整的型腔,进行第二次注胶,形成二色胶位20(如图4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宇科模具(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宇科模具(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06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触点粘连型电磁开关
- 下一篇:电动车自动充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