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用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20729.X | 申请日: | 201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5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田口齐;田岛茂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M37/22 | 分类号: | F02M37/22;F02M35/04;F01P5/02;F02N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用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用发动机,其作为发电机等的动力源使用。
背景技术
作为发电机、泵、灌木切割机(bush cutter)及打夯机(rammer)等被驱动设备的动力源,使用通用发动机(utility engine)。通用发动机具有:气缸(cylinder),其可自由往复移动地组装有活塞(piston);以及曲轴箱(crank case),其配置在气缸的下侧,可自由旋转地安装有由活塞旋转驱动的曲轴(crank shaft)。在气缸的上侧安装有气缸盖(cylinder head),由该气缸盖、气缸和曲轴箱构成发动机主体。在发动机主体上安装有送风用的风扇(fan),其由曲柄轴旋转驱动,利用由风扇生成的冷却风对发动机主体进行冷却。
为了向发动机主体内部的燃烧室中供给空气与燃料的混合气体,如专利文献1所述,在发动机主体中设置有进气系统(intakesystem)。进气系统具有:空气滤清器(air cleaner),其组装有对空气进行清洁化的过滤元件(filter element);以及化油器(carburetor)即气化器,其生成通过空气滤清器后的空气与燃料的混合气体。利用该气化器生成的混合气体,通过进气管向燃烧室供给。
在发动机主体的上侧配置有燃料箱(fuel tank),燃料箱内的燃料如专利文献2所述,通过燃料供给管向气化器供给。燃料供给管安装在燃料箱和气化器之间。该燃料供给管的一端部与燃料箱的燃料流出口连通而与燃料箱的底壁部连接。
专利文献1:特开2009-1801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5-207252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如果土或沙粒等尘埃进入燃料箱内,则尘埃会与燃料一起供给至气化器。如果尘埃供给至气化器,则气化器内的燃料喷射口或较细的通路会被尘埃堵塞。为了防止向气化器供给尘埃,尝试在燃料供给管中设置燃料过滤器(fuel strainer),但为了可靠地利用燃料过滤器捕捉尘埃,需要在燃料过滤器的内部设置金属网等过滤部件。另外,如果燃料过滤器受到从发动机主体产生的热量的影响,则燃料过滤器会被加热,内部的燃料变为蒸汽。因此,可能会发生气阻(vapor-lock)现象,即蒸汽残留在燃料供给管内而阻止燃料流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可以利用燃料过滤器去除从燃料箱向气化器供给的燃料中的尘埃。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防止在燃料过滤器中发生气阻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发动机,其具有:发动机主体;气化器,其配置在该发动机主体的上部侧面侧,形成混合气体;以及燃料箱,其配置在前述发动机主体的上侧,其特征在于,具有:燃料过滤器,其配置在前述发动机主体的下部侧面侧,去除前述燃料箱内的燃料中含有的尘埃;上游侧配管部,其连接在形成于前述燃料箱的底壁上的燃料流出口和前述燃料过滤器之间;以及下游侧配管部,其连接在前述燃料过滤器和前述气化器之间,与前述上游侧配管部一起形成燃料供给管。
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发动机的特征在于,前述上游侧配管部与形成于前述燃料过滤器上表面的流入口连接,前述下游侧配管部与形成于前述燃料过滤器侧面的流出口连接,使尘埃沉淀在前述燃料过滤器的底面上。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发动机的特征在于,前述燃料过滤器与前述发动机主体的侧面隔着间隙配置。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发动机的特征在于,前述燃料供给管的下游侧配管部在从前述燃料过滤器向上方延伸后,经过前述发动机主体的前后方向一侧而延伸至前述气化器,前述燃料供给管的上游侧配管部和下游侧配管部形成V字形状而配置在发动机主体上。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发动机的特征在于,将外部空气进行净化而向前述气化器供给的空气滤清器配置在前述气化器的外侧,消声器配置在前述空气滤清器的后方。本实用新型的通用发动机的特征在于,在与输出轴突出的前述发动机主体的一端部侧相反的相反侧设置由发动机驱动的风扇,在覆盖该风扇的风扇罩体的外侧设置使发动机启动的反冲启动器。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配置于发动机主体的上侧的燃料箱和配置于发动机主体的上部侧面侧的气化器之间,配置燃料供给管,燃料箱内的燃料由燃料供给管向气化器供给。在发动机主体的下部侧面侧配置燃料过滤器,燃料供给管具有连接燃料箱与燃料过滤器之间的上游侧配管部,和连接燃料过滤器与气化器之间的下游侧配管部。因此,因为利用上游侧配管向燃料过滤器落下而供给的燃料中的尘埃,被燃料过滤器捕捉,利用下游侧配管部供给至燃料过滤器上方的气化器,所以混入燃料箱内的尘埃被燃料过滤器可靠地去除,而净化后的燃料供给至气化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07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