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伸缩式接种输种盒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21377.X | 申请日: | 201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9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恒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A01C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周丰 |
地址: |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 接种 输种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播种机的部件,特别是气吸式精量取种器内置式精量穴播滚筒中应用的一种伸缩式接种输种盒。
背景技术
2004年开始本发明人作为把气吸式吸种技术应用于滚筒精量播种装置的原创人,一致致力于该装置的效率和播种质量,其中的难点主要是利用主轴的动力驱动吸种装置的取种盘转速的控制,包括传动方式导致的结构问题以及种子的输送轨迹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决定播种的准确性和播种速度问题,随著尽几年在实践的的应用,产品越来越完善,从本发明人在中国申请的系列专利,均是在不断的根据实际农艺过程中的不断改进,虽然目前的产品能够满足较快速度的精量播种,但是和其它所有产品一样仍然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发明人发现,在气吸式取种器到滚筒鸭子嘴之间的输种盒的结构对这个装置的效能起非常大的作用。最初的输种盒的接近吸种器的漏种口,通常是断面为近似于长条状敞口的接种口,设计成长条状敞口的目的是滚筒在旋转的状态下能够在不同位置接种,之后种子会在输种盒的低端的出种口进入鸭子嘴。但是,在实践中,现有装置的播种率很难达到百分之百,即使能够达百分之九十五,对使用者来说也是很大的缺陷,特别是随着滚筒转速的提高(提高播种速度),漏种现象会更加明显。输种盒是延滚筒的内部按圆周方向一一排列,出种口和鸭子嘴对应,某种意义说,输种盒的长短决定株距,如果输种盒的长度尺寸固定,那么在变化株距调整时,接种盒的上端敞开口在延圆周排列时会出现空当,这样就产生了漏种的可能性。而不同农作物不同株距的穴播与相同农作物不同农艺要求下的不同株距的穴播需要不同尺寸的输种盒这就需要准备一些不同型号的输种盒,根据需要进行更换或者采用减少输种盒的方式,这样会增加了机具的制造成本,同时换输种盒也是很繁琐的工作。另外,发明人还发现,如果种子在滚筒内旋转一周再落下可以大大提高播种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接种输种流畅、而且接种口的有效接种长度可自由伸缩的接种输种盒。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本实用新型为一扁平状的盒体,其上端为条形开口状的接种口3,下端有出种口7,所述接种输种盒分为可相对移动的两部分,即伸缩段5和固定段1,二者之间滑动配合,出种口7设置在固定段1的底部;所述固定段1上设有伸缩轨道4,伸缩段5通过伸缩轨道4与固定段1滑动配合;在接种输种盒的固定段1、伸缩段5设置锁定孔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接种输种盒由于设计成伸缩式,这样无论在怎样变换作物株距的情况下,各排列的输种盒上端敞开状的条形接种口在滚筒内形成一连续的开口槽状,这样的结构,种子可以百分之百的落入。本实用新型可以结构设计紧凑,可以与任何结构形式的内置式精量穴播滚筒配套安装使用,适用范围广,而且其结构简单,操作调整简单快捷,适用于任何株距的精量穴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图1中D-D剖视图;
图3是图1中C-C剖视图;
图4是图2中I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该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为图6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5中的B-B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形式主视图;
图8是图7中C-C剖视图;
图9是图7中D-D剖视图;
图10是本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为图11的A-A的剖面图;
图11是图10的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1-11中的标号分别表示,1-(接种输种盒)固定段、2-锁定孔、3-接种口、4-伸缩轨道、5-(接种输种盒)伸缩段、6-输种道、7-出种口、8-气吸式取种器、9-吸种孔、10-鸭子嘴、11-吸种盘、12-接种输种盒、13-内置式精量穴播滚筒、14-种子、15-种子走向、16-输种室、17-通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恒,未经陈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13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镰刀
- 下一篇:矿热炉二阶型滤波补偿装置及短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