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结构桁架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连接节点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1387.3 | 申请日: | 201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5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E02D17/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宏祥 |
地址: | 30030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结构 桁架 预应力 混凝土 连接 节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结构桁架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在工程建设中,常常会遇到软土地基基坑支护问题,而双排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截水帷幕+顶部钢桁架支护结构中顶部钢桁架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连接又是个难点,如果将顶部桁架直接与桩头法兰焊接势必会有很多弊病,例如锤击沉桩过程中桩顶标高不一,如若直接焊接要提前用钢垫板调整找平后方可施焊;并且由于管桩桩头法兰与桩体连接抗剪强度较低,焊接连接后还有可能在受外力过程中造成焊缝被拉裂,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连接可靠、能够间接调整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顶标高误差的钢结构桁架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连接节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结构桁架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连接节点,包括与所述钢结构桁架焊接的顶板和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锚固连接的钢构件,所述钢构件和所述顶板焊接。
所述钢构件为H型钢。
所述顶板为圆形。
所述H型钢和所述顶板满焊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上部设置与钢结构桁架焊接的顶板,下部设置与混凝土管桩锚固连接的钢构件,顶板和钢构件牢固焊接的结构将钢桁架与混凝土管桩可靠连接,使顶部钢结构桁架与支护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形成统一整体共同承力;并且能够间接调整混凝土管桩桩顶标高使其水平标高一致,保证成形后结构体系的外观尺寸要求,力学性能优良;结构简单,易于制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施工时应用的砼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结构桁架,2、顶板,3、H型钢,4、管桩,5、混凝土,6、砼托盘,7、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结构桁架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连接节点,包括与钢结构桁架1焊接的顶板2和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4锚固连接的H型钢3,H型钢3和顶板2焊接。为了确保H型钢3和顶板2连接可靠,二者之间应采用满焊连接。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4锚固连接的钢构件并不限于H型钢3,也可以是工字钢,也可以采用钢板焊接的构件,还可以是型钢组合焊接的钢构件等。
为了确保上述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优良,顶板2最好采用圆形板。
本实施例的施工过程:
1)上述连接节点的制作,采用厚20mm、直径600mm的圆形钢板作为顶板2与长1000mm的H200×200型钢满焊连接而成。2)上述连接节点的安装,事先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内下入砼托盘6,砼托盘6为3mm厚的钢板,通过Φ16mm的钢筋7挂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4的桩头上。将上述连接节点的H型钢部分放入管桩4的桩芯中,调整圆形顶板2顶面标高至满足桁架安装要求后,在管桩4的桩头法兰上临时点焊支板来支撑圆形顶板2;3)上述连接节点灌浆锚固,将所有节点支撑完毕后,采用C25混凝土5对管桩4进行灌浆锚固H型钢3;4)顶部桁架安装,待灌浆的混凝土达到强度后进行桁架1的安装。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13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