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入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22126.3 | 申请日: | 200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30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邱俊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士士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入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是申请日为2009年3月12日,申请号为200920006465.6的名称为“拨开式结束带及导入工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入工具,特别涉及一种保护电线、电缆等线体用的结束带构造,以及使线体轻易导入所述结束带的导入工具结构,由此令其在使用上更加简易便利,且利于携带、收藏又不占空间的拨开式结束带及导入工具。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各种电线、电缆的保护措施,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将电线、电缆穿入中空预备的管体内,达到包覆电线、电缆避免受损。若电线、电缆长度太长,往往因本身质软导致无法顺利穿出。
对此,业界改良的作法便是将管体沿轴向切开一开口,由于本身材质的强度作用将可令开口维持成闭合状,而不会影响其防尘、磨损效果;由此,再实施上将电线、电缆以手沿所述管体切开的开口位置由一端至另一端顺势压入,便能完成长度较长的电线、电缆的保护措施。
但是,上述作法通常由单人独立完成,即便时已设有开口而免用穿入方式,仍有费时、费力的缺点存在,且将电线、电缆依序压入硬质管体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又会遭开口割伤,实有安全上的顾虑。
有鉴于此,本案创作人为彻底解决上述传统使用上所遭遇困难点,乃以其多年累积的经验及其专业知识,深入研究并加以改良,终创出此一更实用且富利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拨开式结束带及导入工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入工具,通过此一拨开式结束带除能达到完善线体防护功效外,更兼具高安全性,同时,所搭配的导入工具, 不仅操作简单、方便,也能在不使用时呈展开状收纳,以利携带、收藏又不占空间。
为达成上述目的,乃设计一全新的拨开式结束带及导入工具;其中
所述结束带为一拨开式且圈卷成型的长条带状结构,其展开后为一平直长条状本体,并在本体两长侧边设有相对的缺口,利卷绕成圈形时能相叠或交合,又在本体表面与缺口呈错位设有排列的缺槽,使所述圈卷成型的结束带具有易于弯曲、变形的效用,而不易破裂;
所述导入工具是采硬质塑材一体制作成型,其结构为一片式设计且包含有相对称的左、右块体对应组合而成,所述左、右块体的结构是进一步界定有:压合部、圈套部及导入部,其中相对的压合部为一侧边相连接,且适位分设有小圆孔与小圆柱对应,贴合后形成假性固定;圈套部各具有一半圆弧形端,在对合后形成一完整供电线、电缆等线体穿设的圈孔;导入部各具有一尖突端,且适位分设有一定位孔与一定位柱,在使用时相贴合形成假性定位效果,以方便利用尖突端突破拨开式结束带的重叠侧边而形成开口状利于滑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使用上,将电线、电缆等线体穿入或夹入由相对圈套部组成的圈孔内,接着以一手握住导入工具,利用相对导入部的组成形成的尖状,由另一手持结束带的一端缘导入,后顺势滑移至另一端,便能使电线、电缆等线体轻松导入结束带内,达到简单迅速又方便安全的使用效益。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功效,现举出下述较佳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束带与导入工具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束带外观结构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束带展开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束带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导入工具展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导入工具收合图;
图5A-图5C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束带与导入工具实际使用连续动作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束带完成套覆线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结束带;10-缺口;11-缺槽;2-导入工具;20-左块体;21-右块体;22-压合部;221-小圆孔;23-压合部;231-小圆柱;24-圈套部;25-圈套部;26-导入部;261-定位孔;27-导入部;271-定位柱;3-线体。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本案设计的拨开式结束带及导入工具,主要为一提供保护电线、电缆等线体3用的结束带1构造,以及使线体3轻易导入所述结束带1的导入工具2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士士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凯士士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21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