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圆均布螺纹槽气缸套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2813.5 | 申请日: | 2010-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5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高浩;张清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汇华集团东南汽车缸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00 | 分类号: | F02F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65002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圆均布 螺纹 气缸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缸套,尤其涉及全铝发动机使用的合金铸铁气缸套。
背景技术
气缸套是内燃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它与缸盖、活塞、活塞环共同构成了内燃机的燃烧室。为了降低汽车油耗和减少尾气排放,世界各国一直在通过各种途径来减轻汽车整车的重量,全铝发动机由于散热快、节能效果显著,是轻型轿车发动机的发展方向。但铝和铝之间的摩擦系数比铝和铸铁之间的摩擦系数要高得多,为减小摩擦系数,目前最常用的解决办法就是在铝制的气缸体内镶嵌一个铸铁的气缸套,如何使铸铁气缸套与铝缸体紧密结合是全铝发动机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 为此,人们发明了在气缸套外圆设置附加件增大结合面结合力的技术,例如:
公开号为CN2576980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名为“外径均布毛刺气缸套”的技术,在缸套外表面随机分布有凸起或凹坑,凸起或为锥形或尖钉形或凸形或球形或圆形或射环形。利用该技术生产出的缸套毛坯外表面均布毛刺,既能增加两种不同金属材质间结合力,延长气缸套的使用寿命,又使缸套的外圆面不必加工,减少了毛坯的重量,从而降低了缸套的生产成本。
采用这样的技术当然可以增加两种不同金属材质间的结合力,但在缸套外表面随机分布有凸起或凹坑虽然不用加工缸套的外圆面,但是显然大大增加了缸套坯铸件的铸造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方便,能解决全铝发动机铝缸体与铸铁缸套结合力问题的气缸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外圆均布螺纹槽气缸套,包括缸套体,其特征在于:缸套体的外圆面均布设置有螺纹槽;螺纹槽的横截面为圆弧状,圆弧半径为1-2毫米,槽深度为0.2-0.5毫米,螺纹槽的槽间距为5-10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螺纹槽,使铝缸体在压铸过程中,铝液均匀与铸铁缸套紧密结合;使全铝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铸铁缸套吸收的热量可以均匀的传递给铝缸体,同时依靠螺纹槽的缓冲和均匀分布,使铝缸体均匀热胀冷缩,保证铝缸体与铸铁缸套的紧密结合。螺纹槽的机加工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局部剖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外圆均布螺纹槽气缸套,包括缸套体1,缸套体1的外圆面均布设置有螺纹槽2;螺纹槽2的横截面为圆弧状,圆弧半径为1-2毫米,槽深度为0.2-0.5毫米,螺纹槽2的槽间距为5-10毫米。
将生铁、废钢、锰铁、铬铁、增炭剂按照一定比例加入中频感应电炉中进行熔炼,采用卧式悬臂离心浇注机进行离心铸造,铸造缸套毛坯经过切断、粗铰、车外圆,然后在数控车床上将粗糙的缸套外圆面车出均匀分布的横截面为圆弧状,圆弧半径为1-2毫米的呈螺旋状分布的螺纹槽2,螺纹槽2深度为0.2-0.5毫米,螺纹槽2的间距为5-10毫米,外观不允许有冷隔、裂纹、缩孔、疏松、夹渣等缺陷。通过在外圆表面用机床车出呈螺旋状均匀分布的具有一定形状和深度的螺纹槽2,增强铝缸体与铸铁缸套之间的结合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的变通,螺纹槽2的横截面不一定非要是圆弧状,也可以是呈螺旋状分布的横截面为锯齿状的其它便于车床机加工的几何形状;所标出的各种几何长度值为参考值,适度的改变也是可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汇华集团东南汽车缸套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汇华集团东南汽车缸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28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和内燃机的助燃装置
- 下一篇:通用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