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古琴调弦定音琴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3337.9 | 申请日: | 201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41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龚绳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绳 |
主分类号: | G10D3/14 | 分类号: | G10D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41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古琴 定音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弦定音装置,特别是一种利用螺纹之间的啮合、旋转来固定、调节琴弦的古琴调弦定音琴轸装置。
(二)背景技术:
三千年来做为我国最重要的古琴乐器的调弦定音装置,一直采用传统的“绒剅”旋绕“轸颈”的方式调节音的高低和变调,但是绒线的张力使已固定好的音高失准,当琴轸旋转到一定力度时调节受限,当温、湿度变化时绒线随之变化使音高失准;现代人利用西洋乐器调节钮的“蜗轮”和“蜗杆”齿轮传动方式调节,但是安装在古琴上时将珍贵的古琴破坏,失去了古琴的传统。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古琴调弦定音装置的缺点进行改进,以提供一种在不失传统的基础上又克服了因绒线张力,温、湿度变化产生的松弦跑弦现象以及因琴轸旋转一定力度时调节受限的新型调弦定音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古琴调弦定音琴轸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轸体、轸帽、螺杆和螺母四部分组成。
上述所说的轸体和轸帽分为上下两部分通过螺杆与螺母连为一体,轸体经过金属套管套丝加工,表面镀锌处理,螺母栽入轸体中,将螺杆拧放在螺母中上下调节,形成20mm的行程,轸帽上的凹形工 艺沿口利用轸体嵌入其中成为一个整体,防止轸体发生倾斜以利整体稳定,琴弦扣眼安放琴轸引线,轸穗扣眼安放琴穗或流苏引线。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1.古琴调弦定音琴轸装置,调节自如省力,改变了几千年来中国古琴调弦定音装置的缺点;2.古琴调弦定音琴轸装置的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所涉一种古琴调弦定音琴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轸体,(2)为轸帽,(3)为螺杆,(4)为螺母,(5)为琴弦扣眼,(6)为轸穗扣眼。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古琴调弦定音琴轸装置(见附图),其特征在于,它是用红木、紫檀木、牙料、牛角、玛瑙、玉石或琥珀机械加工成轸体(1)和轸帽(2),在轸体(1)和轸帽(2)上打4mm~8mm的孔径,在轸体(1)中栽入加工成螺母状的丝扣钮进行胶合,使用时将琴弦引线放入琴弦扣眼(5)中,将轸穗引线放入轸穗扣眼(6)中,将螺杆(3)套入轸帽(2)中再拧入轸体(1)中,此时拧动轸体(1)后,琴弦随轸体(1)可上下自如调节,达到理想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绳,未经龚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33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自动多组进退式仿真花定型机
- 下一篇:一种功能性服装面料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