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容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4313.5 | 申请日: | 201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7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秋松 |
主分类号: | E05B65/00 | 分类号: | E05B65/00;E05B37/20;A45F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程殿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一种容器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指一种具有锁卡效果的容器结构,可避免容器遭人任意开启,而影响到使用者饮用的安全性。
背景技术
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人们有越来越多的时间到外面与他人进行社交活动,而甚至有所谓的餐厅、KTV、夜店等娱乐场所,由于在长时间的聊天过程中,消费者会购买饮料来喝,但目前用于填充饮料的容器均是属于开放型的杯子、瓶子等,且在科技进步下,目前很多药物添加到饮料内时,不仅无色也无味,如此造成不规人士可能利用机会,将这类药物添加到饮料中,进而衍生社会问题。
而目前容器最多仅能于杯体上覆盖一瓶盖,但该瓶盖最多仅是以螺锁方式选择性锁掣,但有心人士仍可利用机会旋开投药,其保护效果不足,也因此目前在外面饮用饮料的安全性并不高,如此使用即不能随便让饮料容器离开视线,因而不敢去上厕所或离开前需将饮料喝完,而有影响到社交活动的可能,换言之,目前的饮料容器并无法满足安全饮用的实际需求,而如何提高容器的饮用安全性,是目前业界所亟欲解决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容器结构,借以能依使用者需求选择性锁卡,供提升使用容器的安全性。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过下列的技术手段,来具体实现前述的目的及功效,该容器结构主要由一杯体、一锁组及一杯盖所构成;其中
杯体具有一开口向上的杯口,且杯体于邻近杯口处形成有一环颈部,又杯体于环颈部上形成有一道轴向延伸的凹陷状插槽;
而锁组由至少一号码环所构成,号码环环套于前述环颈部上,再者,各号码环内缘具有一道挡缘,且号码环于挡缘上形成有一对应外部号码的开口;
又杯盖具有一外盖,外盖上具有一对应前述插槽的锁插杆,且锁插杆对应锁组一侧形成有至少一对应号码环挡缘的切槽,令锁插杆上形成有对应号码环挡缘下方的挡块。
以此,通过上述技术手段的具体实现,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可供使用者依需要将杯盖锁卡于杯体上,以防止遭人任意打开,而能提高饮用饮料的安全性,进一步并可增加容器的附加价值,并提升其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结构的外观示意图,用以说明其组成后的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供揭示其主要元件的态样及其相对关系。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结构的组成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容器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组成剖面示意图,供说明其杯盖与杯体锁卡时的状态。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杯体 11杯口
15环颈部 16插槽
20锁组 21号码环
21挡缘 23开口
30杯盖 31外盖
32锁插杆 321切槽
322挡块 33螺孔柱
34衬套 340定位槽
35扣环缘 36内盖
360定位块 37扣环槽
38唇缘 39锁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特征及其他目的,以下乃举本实用新型的若干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同时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具体实施。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容器结构,随附图例示的容器的具体实施例及其构件中,所有关于前与后、左与右、顶部与底部、上部与下部、以及水平与垂直的参考,仅用于方便进行描述,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亦非将其构件限制于任何位置或空间方向。附图与说明书中所指定的尺寸,当可在不离开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设计与需求而进行变化。
而本实用新型容器结构的构成,请参照图1所示,该容器结构主要由一杯体10、一锁组20及一杯盖30所构成,使杯体10可利用锁组20选择性锁卡杯盖30;其中
本实用新型容器结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构成,则请共同参阅图2、图3及图4所示,杯体10具有一开口向上的杯口11,且杯体10于邻近杯口11处形成有一环颈部15,又杯体10于环颈部15上形成有一道轴向延伸的凹陷状插槽16,可供相对杯盖30选择性锁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秋松,未经王秋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43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