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设备减震器的安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4525.3 | 申请日: | 201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2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曹亮;张锁芳;朱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7/08 | 分类号: | B60R7/08;B60R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设备 减震器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器的安装结构,尤其是一种车载设备减震器的安装结构,属于机械减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减缓车载设备在行驶过程中因道路凹凸不平颠簸受到的冲击和振动,保证设备使用的可靠性,车载设备安装时均安装减震装置,当车载设备较多时,必须将设备集中安装在到车载机柜内,车载机柜再通过减震装置支承在车体内。
现有的车载机柜减震器安装方式有多种,较常用的是在车载机柜底部的四角位置安装圆柱形橡胶减震器,当机柜高度较高时,还可在机柜后部再增设减震器。采用圆柱形橡胶减震器进行减震,对减震器的安装角度无特殊要求,但只能满足一般的减震需求。钢丝绳减震器具有变刚度和变阻尼且能隔离任意方向的振动与冲击的特性已应用于各类车载设备的减震,现有的车载机柜底部圆柱形橡胶减震器的直接采用安装方式安装钢丝绳减震器,使钢丝绳减震器在减震方向上起不到全方位减震效果,容易造成设备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车载设备减震器的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车载设备减震器的安装结构,包括数个第一减震器、第二减震器、机柜,所述第一减震器并排设置在机柜的背面上部,并通过紧固件分别与机柜背面、车体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器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柜底部的四角处,并通过紧固件分别与机柜底部、车体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器中心线与机柜底部的侧边形成锐角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一种车载设备减震器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二减震器中心线与机柜底部的侧边形成的锐角α为40°~50°。
前述的一种车载设备减震器的安装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减震器、第二减震器为钢丝绳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将第二减震器安装在车载机柜的底部时,使其中心线与机柜底部的侧边形成一个锐角夹角,使第二减震器在减震方向上起到全方位减震效果,保证机柜在受到横向、纵向和斜向的冲击和振动时,机柜底部受力均匀,从而保证机柜内的设备不受损坏,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两个第一减震器1、四个第二减震器2、机柜3,第一减震器1、第二减震器2为市售矩形钢丝绳减震器;第一减震器1并排设置在机柜3背面31的上部,通过螺栓分别与机柜背面31、车体侧面41固定连接,当机柜3受到横向冲击和振动时,可使机柜3受力均匀,保持平衡;第二减震器2分别设置在机柜3底部32的四角处,通过螺栓分别与机柜底部32、车体地面42固定连接,第二减震器2中心线与机柜底部的侧边33形成锐角α,锐角α为40°~50°,本实施例采用45°。当机柜3受到横向、纵向和斜向冲击和振动时,可使机柜3底部受力均匀,从而保证机柜3内的设备不受损坏;当夹角α分别为40°或50°时,也能起到较好的减震效果。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45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