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筋负筋保护层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24766.8 | 申请日: | 201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71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C5/18;E04G21/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朱盛华 |
地址: | 430085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 保护层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厚和负筋保护层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实践中,混凝土板厚度及负筋保护层厚度的实体检测,发现混凝土板厚度及负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率仅为45%左右,这些通病在大量存在,暴露出建筑施工企业对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不扎实,质量保证体系不完善,质量意识薄弱。为了有效治理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止现浇混凝土板负筋向下位移过大,造成混凝土板结构隐患,通过实践,悬挂法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工法,不仅达到了控制效果稳定的目的,而且材料成本低,人工操作简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安全可靠的一种钢筋负筋保护层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方式为,钢筋负筋保护层控制器,有上、下框架和之间的连接竖架构成的架体,上框架上端焊有螺母,螺杆穿过螺母,螺杆下端与控制板、活动拉杆连接,活动拉杆的两端通过连接件与竖架连接,控制板下方连有钢筋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固定架相比,优点是可以多次使用。本实用新型适用50mm~300mm的板厚范围。如板厚在30mm以内时,可加高硬垫块处理,而不必制作钢筋负筋保护层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很好地解决了负筋被踩跨,混凝土板厚及钢筋保护层不易控制的质量通病。相对传统施工方法,降低了成本及操作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安全可靠。采用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板厚及负筋保护层合格率达到95%以上。武钢1580鼓风机站,电气室,酒钢碳钢冷轧电气室,120tRH炉主厂房楼板均采用本实用新型施工,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本实用新型控制钢筋混凝土板厚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有上、下框架和之间的连接竖架4构成的架体,上框架1上端焊有螺母3,螺杆2穿过螺母,螺杆下端与控制板7、活动拉杆5连接,活动拉杆5的两端通过连接件6与竖架4连接,控制板7下方连有钢筋网8。
架体高350mm,螺杆2在上框架1以上的长度不小于150mm,以保证控制器的稳定性。
上框架1的横架为二根50mm×50mm×2mm的方管,两管间距为800mm左右,两端头用50mm×50mm×2mm的方管连接,上框架1的横架中间有拉杆9,拉杆间距800mm,拉杆9采用40mm×40mm×2mm的方管或直径>12mm的钢筋。
活动拉杆5采用40mm×40mm×2mm方管或直径为40mm、厚2mm的钢管,活动拉杆的下方焊有撑脚10。撑脚采用15mm的扁铁或直径为14~16mm的圆钢,以控制保护层高度。
本实用新型在充分考虑了满足多次使用,不同板厚施工都能使用的要求下,同时考虑满足整体稳定性需求,并具有足够的刚度,降低施工难度,减少劳动强度。
用本实用新型控制钢筋混凝土板厚的作业步骤如下:
1)支设模板,绑扎现浇板面钢筋,
2)安装钢筋负筋保护层控制器,调节螺杆,使钢筋网底面至钢筋混凝土板厚处,
3)悬挂负筋至控制器下口,用22#绑扎丝将负筋绑扎在活动拉杆下端的控制板上,
4)浇注混凝土,在混凝土初凝前松掉绑扎丝,取出控制器,
5)抹平撑脚10留下的孔洞,
[0021] 6)清除控制上的混凝土,并对局部变形部位进行修正,以便下次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实久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47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