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SB接头充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4969.7 | 申请日: | 201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3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锡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嘉通讯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560 广东省东莞市常***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usb 接头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USB接头充电器。
背景技术
在微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往往需要随时随地获取和接收大量的信息,因此人们随身携带的各类可供信息传递和娱乐的数码设备也越来越多,对于正常上下班的人员,经常会碰到所携带的数码设备如手机等突然没电而没有携带充电器的尴尬情况,而对于经常外出的旅者或工作人员而言,一般要带上大量的数码设备,诸如手机、数码相机等,自然也要带上这些设备的充电器,而现有的各种为数码设备充电的充电器大多数都是专用设备,彼此不能兼容,给用户带来麻烦,同时也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能适应对多种随身电子设备锂电池板应急充电的多功能随身充电器。而现有的多功能充电器一般都需要锂电池板固定在其之上进行充电,使得充电器在充电时都需占着整个电插座的空间,其他电器因无法使用电插座上的其他插头而不能与电源相连使用,且导电触片一直暴露在外,缩短充电器的使用寿命,给使用者带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USB接头充电器,其本结构简单新颖、容易制作、组装方便、容易携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USB接头充电器,包括有外壳、可伸缩电线、USB充电接头及夹子,外壳中设置有容置槽,该USB充电接头固装于外壳上容置槽的一端,空置槽的另一端朝外开口;可伸缩电线收纳于该容置槽中,可伸缩电线具有一固定端和一自由端,该固定端与该USB充电接头连接,该自由端可自容置槽的开口伸出或缩回而作伸缩活动,夹子连接于该自由端上,随该自由端伸缩活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可伸缩电线为螺旋状电线。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子中间设有用于与锂电池接触的导电触片,导电触片与可伸缩电线的自由端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USB充电接头相对于外壳为可转动式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外壳包括有主壳体和端盖,端盖上设置容置腔,容置腔的两相对内壁上分别设有枢接孔,该USB充电接头安装于该容置腔中,USB充电接头上设置有两枢接柱,枢接柱嵌装于枢接孔中,形成USB充电接头的可转动连接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容置槽的开口为可固定夹子的U型开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透视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USB充电接头包括有上盖、下盖和电路板,该电路板被包覆于上盖和下盖之间,电路板中设置有插接触片和充电电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置槽为并排设置的两个,对应之可伸缩电线为两条,它们分别收纳于两容置槽中。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通过采用可伸缩电线取代传统的直线,利用可伸缩电线的弹性伸缩特点,使得可伸缩电线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自动缩回容置槽中,带来使用的便利性。
其二,通过采用两个可分开使用的夹子与电池进行电连接,夹子固接在可伸缩电线的自由端,使得夹子的使用具有灵活随意性,导电触片安装在夹子里面,充电时可根据夹子的灵活随意性适用不同型号的锂电池充电,且随着可伸缩电线的长短自主变化使得充电电池可自主放置,其次夹固在电池上的两夹子又能保证电池在远离电源头时可继续进行充电,提高了日常充电时电池摆放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其三,通过设容置槽,可使得可伸缩电线收纳于容置槽里面,将可伸缩电线保护起来,以免破损可伸缩电线,提高可伸缩电线的使用寿命。
其四,在没有进行充电时,通过于容置槽入口设置U型开口,使得夹子可暂时固定于两个U型开口中。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实施状态图。
附图标识说明:
1、外壳 12、端盖
11、主壳体 111、第一端部
112、第二端部 22、自由端
113、隔板 3、USB充电接头
114、容置槽 31、上盖
115、U型开口 32、下盖
116、透视口 33、电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嘉通讯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未经智嘉通讯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49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