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空侧托颈椎枕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5066.0 | 申请日: | 2010-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0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畅;陈政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畅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610020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空 颈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枕头,具体涉及一种颈椎枕。
背景技术
普通的枕头没有支撑颈部的设计,颈部的悬空使颈部不能得到有效的休息,造成颈部僵硬等颈椎问题。普遍枕头面都是一个平面,人在侧卧时面部很难保证侧平放于枕面,大多会侧斜放于枕面,影响呼吸,扭曲颈椎且全身也呈俯卧,过于压迫侧卧面,形成不良睡姿。当有新技术、新设计出现时,普遍枕头都不具备兼容的功能,人们只能舍弃原来的枕头再购买新型的枕头,一方面造成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新技术、新设计的推广,并且也不利于满足人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类型枕芯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普通枕头容易造成颈部僵硬以及不具备兼容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中空侧托颈椎枕。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中空侧托颈椎枕,它由主体部分和颈椎支撑枕两部分组成,所述主体部分包括垫枕、两个侧脸支撑枕和挡板,所述两个侧脸支撑枕分别对称设置于垫枕的左侧和右侧,所述挡板设置于垫枕的前部,颈椎支撑枕设置于垫枕的后部,垫枕的高度分别低于侧脸支撑枕、颈椎支撑枕和挡板高度,垫枕、两个侧脸支撑枕、颈椎支撑枕和挡板的组合形状为上端开口的腔体。
应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普通枕头容易造成颈部僵硬的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中空设计,能够满足各个年龄段的人在不同身体状态下对各种材质的枕芯的要求,随时更换枕芯,充分满足人们的个性需求。当有新技术、新产品出现时,人们可以只购买中心枕芯,既节约了生产商和消费者的资金,也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同时不会造成太大的浪费,在实用性、环保性和可持续利于性上是以往枕头所不具备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空侧托颈椎枕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向剖视图;图4为图1的C-C向剖视图;图5为实施方式四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方式九的中空侧托颈椎枕的俯视图;图7为实施方式二的中空侧托颈椎枕的俯视图;图8为实施方式五的中空侧托颈椎枕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中空侧托颈椎枕,它由主体部分和颈椎支撑枕3两部分组成,所述主体部分包括垫枕1、两个侧脸支撑枕2和挡板4,所述两个侧脸支撑枕2分别对称设置于垫枕1的左侧和右侧,所述挡板4设置于垫枕1的前部,颈椎支撑枕3设置于垫枕1的后部,垫枕1的高度分别低于侧脸支撑枕2、颈椎支撑枕3和挡板4高度,垫枕1、两个侧脸支撑枕2、颈椎支撑枕3和挡板4的组合形状为上端开口的腔体。
由垫枕1、两个侧脸支撑枕2、颈椎支撑枕3和挡板4形成的腔体内,用于放置各种材质的枕芯,在使用时,将枕芯放置于垫枕1上,且垫枕1和枕芯组合后的高度应低于侧脸支撑枕2的高度和颈椎支撑枕3的高度。
所述中空侧托颈椎枕的侧脸支撑枕2,可以在人侧卧时为面部提供侧支撑,保证呼吸的舒畅和颈椎的平直,进而可以保持良好的侧卧睡姿。该侧支撑设计,通过支撑面部纠正侧卧时颈椎的扭曲,从而可以调整全身侧卧睡姿。
所述中空侧托颈椎枕中心的中空设计,可以满足各个年龄段的人在不同身体状态下对各种材质的枕芯的要求,充分满足人们的个性需求。当有新技术、新产品出现时,人们可以只购买中心枕芯,既节约了生产商和消费者的资金,也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同时不会造成太大的浪费,在实用性、环保性和可持续利于性上是以往枕头所不具备的。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颈椎支撑枕3的水平截面的内侧边缘3-1为向外凸出的弧形。
现有的各种专门的颈椎枕,其支撑颈椎的部分几乎都是直线型设计或凹槽型设计,只适合人平躺时使用,侧卧时影响下颌有不舒适感,影响睡眠质量。参见图7,应用本实施方式的颈椎枕侧卧时,能够解决普通直线型或凹槽型颈椎枕使下颌不舒适的问题,使用时,颈椎支撑枕3的弧形设计使其边缘能够让开人的下颌部位,不会像普通颈椎枕那样托起人体下颌。因此,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颈椎枕侧卧时,人体下颌的舒适度能够明显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颈椎支撑枕3的横截面的上边缘为外凸弧形。
颈椎支撑枕3的上表面采取外凸弧形设计,对比过去直线型颈椎枕的设计更符合人体线条,增加使用的舒适度。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更加贴合人体颈部、肩部、面部线条的弧形颈椎枕。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至三不同的是,所述侧脸支撑枕2的横截面的内侧边缘与顶部边缘的衔接处的形状为内凹圆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畅,未经陈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50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