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散热结构以及具有该散热结构的灯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5986.2 | 申请日: | 201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8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郭礼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V15/02;F21V1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结构 以及 具有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鳍片式散热结构的灯具,尤指一种利用LED(LightEmitting Diodes)发光二极体的外缘设有多个散热鳍片,可将其所产生的热量迅速排出的发光二极体灯具。
背景技术
一般市面上各式贩售的110伏特的卤素投射灯泡不但耗电量高且容易发热,相对的使用寿命也非常短,平均使用寿命只有短短几个月,在这个电价高涨的年代,不仅非常不环保且其所散发的高热亦容易造成电线走火等危险意外。
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常用的LED投射灯泡的外观示意图。其中,该常用的LED投射灯泡1主要由外壳11、电压转换单元12、以及LED单元13所组成。该LED单元13及电压转换单元12设于该金属制成的外壳11内。凭借该电压转换单元12将原本110伏特的交流电转换成可提供LED单元13使用的直流电,使LED单元13可以发光而达到投射效果。
基于前述常用的LED投射灯泡1结构,虽然相较于传统的卤素投射灯泡具有省电环保的功效,但是同样的,使用LED单元13也会有散热的问题存在。因为要达到单点投射的效果,该LED单元13本身就要达到一定程度的亮度,虽然现在科技的进步快速,该LED单元13的亮度也在不断的提升当中,但是同样的也会遇到相同的散热问题。尤其LED单元13相较于传统卤素投射灯泡,其耐热程度更低,且一旦温度超过其容许设定值时,该LED单元13所产生的亮度就会发生衰减的现象而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缩减其正常的使用寿命。
虽然如此,常用的LED投射灯泡1结构并未在散热结构上有任何加强之处,因此,对于LED单元13做动时所产生的热量,只能依靠金属制成的外壳11慢慢散到空中,散热效果可以说是相当的不理想。因此目前该类的常用的LED投射灯泡1,最多仅能使用1瓦的LED单元13,导致其所能提供的亮度受到一定的限度,而无法有效提升并取代传统的卤素投射灯泡。使得高耗电、高发热的传统卤素投射灯泡一直仍占有一定比例的市场,造成相当多的能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其中,凭借一导热片将散热结构的多个散热鳍片之间固定并间隔一预设距离,以达到确保散热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灯具,其凭借该导热片以冲压方式将多个散热鳍片环绕固定于该导热片之上,不需另外使用锡膏(焊)及铝膏经锡炉黏合制程或胶黏的方式予以结合,达到令后续表面处理更加优化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灯具,其凭借该散热结构的散热鳍片将LED单元进行加速散热,以达到增加其灯具的寿命的目的。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结构,其包括:
多个散热鳍片,呈放射状间隔环形串接,并于中央处形成一中空通道,且于该散热鳍片上方的该中空通道周缘处往外扩张一预设距离以形成一凹阶;于各个散热鳍片上分别设置有一第一扣合端;以及
一导热板,其上设有至少一贯穿孔与该中空通道相连通,令该导热板的整个下表面直接平贴于该凹阶内的整个上表面上;于该导热板上设有多个第二扣合端,各个第二扣合端分别与该多个散热鳍片中的其中一散热鳍片上所设置的第一扣合端相对应,利用一压合模具将该第一扣合端卡固于第二扣合端之上,进一步令多个散热鳍片以固定的间距结合于该导热板之上。
所述的散热结构,其中,更包括一定位片以及一环形护套;该定位片设置于该散热鳍片的下方的一卡阶内且与该导热板相对应,并将环形串接的多个散热鳍片加以固定该环形护套将多个散热鳍片的顶端外围予以框套并圈围;该第一扣合端铆合于该导热板的该第二扣合端的周缘处。
所述的散热结构,其中,该第一扣合端为多个该散热鳍片所形成的该凹阶上表面上往该凹阶内冲压并弯折凸出的一固定端;该第二扣合端为多个开孔并贯穿于该导热板的上、下表面,且分别与该固定端的一顶部相对应;于该散热鳍片上分别冲压的该固定端与该凹阶内的上表面保持一预设的倾斜角度,并利用一压合模具将该固定端经由该开孔予以弯折后使该固定端的该顶部压合于该开孔的一侧边,进一步令多个散热鳍片以固定的间距固定于该导热板之上。
所述的散热结构,其中,该固定端与该凹阶的上表面所预设的倾斜角度介于45°~80°之间;并且,于该导热板上表面的该开孔的该侧边厚度更设有一锻薄,以形成该开孔部分周缘处具有一落差的厚度,进一步使该固定端弯折并卡附于该开孔所锻薄的该侧边内,令该固定端弯折后与该凹阶内的上表面呈同一平面,致使该导热板的下表面得以更服贴于该凹阶内的上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59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