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短波宽带天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6723.3 | 申请日: | 201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9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徐良;王毅;赵东贺;刘昌;郝建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星网天线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36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短波 宽带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具体就是一种超短波宽带天线,可作为移动载体通信的接收和发射天线。
背景技术
在现代通信技术中,为了实现保密通信,消除干扰,广泛应用多频段、多功能电台和宽带跳频、扩频等技术,而现有的调谐天线已不能满足系统要求,需要宽带的天线结构。一些载体上,如中小型水面舰艇、潜艇、坦克、机动通信车等可供安装天线的空间有限,难以安装诸如笼形天线、双锥天线等体积型宽带天线。此外,由于移动载体可用于天线使用的空间狭小,狭小的空间内密布多副天线,相互之间的干扰较为严重,影响通信质量,这就要求研制宽频带天线,使多个电台共用一副天线,从而减少天线数量。在这种背景下,天线的宽带小型化就成为天线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现阶段移动载体上的无线电台多使用一类鞭状天线,如通常的3米中馈和1.8米底馈的单极天线。这类天线由于受结构以及车载环境要求的限制不能做得太高、太粗,同时由于在匹配上采用了有耗网络来展宽带宽,导致效率低。特别是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移动载体无法进入工作,这时需要将天线升高到一定高度时使用,以增加通信距离。但当天线升高后,1.8米底馈天线不再同载体外壳连接,失去大地对馈线上电流的屏蔽作用,使馈电电缆上有电流存在,因而形成非平衡馈电,同时由于天线架高后,天线的镜像效应消失,使天线无法正常工作。因此,这种天线已不能满足现代通信系统发展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超短波宽带天线,通过双鞭双极结构和无耗元件构成的匹配网络,提高天线效率,实现在特定环境下的升高使用,满足现代通信系统发展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超短波宽带天线包括:辐射体,匹配网络,巴伦,支撑板,支撑杆和馈电电缆,其中:辐射体包括上、下长度不等的两段振 子,每段振子均由长度相同的两根振子组成,匹配网络采用无耗的LC器件构成,巴伦连接在馈电电缆的中段,且巴伦置于支撑杆的内部,该支撑杆的下端与外部的升降杆或移动载体连接。
所述的上段振子与下段振子的高度比为17∶21,该上下两段振子均与匹配网络连接,并固定在支撑板上。
所述的匹配网络采用T型网络的一种变型网络,天线上段振子通过电容C1的一端和第三电感L3与馈电电缆的内芯连接,形成馈电电缆芯线支路;天线下段振子通过第一电感L1的一端与馈电电缆的外皮连接,形成馈电电缆外皮支路,该两条支路在电容C1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跨接有第二电感L2。
所述辐射体包括上、下长度不等的两段振子,每段振子均由长度相同的两根振子组成。上段振子与下段振子的高度比为17∶21,上下两段振子均与匹配网络连接,并固定在支撑板上。匹配网络采用T型网络的一种变型网络,天线上段振子通过电容C1的一端和第三电感L3与馈电电缆的内芯连接,形成馈电电缆芯线支路;天线下段振子通过第一电感L1的一端与馈电电缆的外皮连接,形成馈电电缆外皮支路,该两条支路在电容C1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跨接有第二电感L2。匹配网络是由无耗的LC元件构成,减少了使用有耗元件带来的天线损耗,使天线在30-88MHz的频带内电压驻波比VSWR≤2.5。巴伦连接在馈电电缆的中段,且巴伦置于支撑杆的内部,该支撑杆的下端与外部的升降杆或移动载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国内外首创使用双鞭双极的天线结构,增加了天线带宽,提高了天线效率,同时采用双极结构,不需要地面提供镜像,因此可以架高使用,增大了通信距离。
2本实用新型优化出了采用无耗元件构成的匹配网络,实现在30-88MHz频段内驻波比VSWR≤2.5,由于天线匹配网络由无耗元件构成,提高了天线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可作为现阶段使用的1.8米底馈和3米中馈天线的替代产品,可用于车载或舰载通信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天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天线支撑板及馈电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天线支撑杆及巴伦扼流装置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天线匹配网络电路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天线巴伦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30-88MHz内的实测电压驻波比曲线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在f=30MHz的实测水平方向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在f=60MHz的实测水平方向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在f=85MHz的实测水平方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星网天线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星网天线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67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