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控手动自动变速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6828.9 | 申请日: | 201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5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薛荣生;林毓培;周黔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M23/00 | 分类号: | B62M23/00;B62M25/04;B62K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自动 变速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动力及传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控手动自动变速发动机。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比较普遍使用的交通和运输工具,是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摩托车具有价格便宜、轻便灵活和行驶迅速的优点,能到达大型交通工具无法到达的山区和农村等地,用途比较广泛。
摩托车包括车轮、车架和动力及传动系统,动力及传动系统是摩托车的重要装置,装置本身性能以及运行状态直接影响摩托车的整体性能。
现有技术中,摩托车普遍采用手动(脚动)控制离合器并完成换档,并手柄直接控制油门拉索以配合行走和换档;
手动(脚动)的操作完全取决于驾驶人员的主观,由于不不具备自动检测、修正和排除驾驶员的操作错误,无法达到节气门开度、转速、扭矩和发动机档位的最佳匹配;在车速变化突然时,会使发动机处于非稳态工况下运转,必然造成发动机功率与行驶阻力难以匹配,致使发动机运行不稳定;同时,机动车在由乘骑者在不知晓行驶阻力的情况下,仅根据经验操作控制的变速装置,常常会在启动、上坡和大负载时、由于行驶阻力增加,迫使发动机转速下降在低效率区工作,发动机甚至停止转动,无法满足摩托车在山区、丘陵和重负荷条件下使用,缩小了使用范围,使摩托车轻便灵活的优势无法发挥。
出具有以上问题以外,现有的摩托车普遍采用脚动的换档方式,使驾驶员操作时不利于保持稳定与平衡,易发生安全事故。
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种自动换档结构,换档鼓和离合器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并由控制器(ECU)自动控制,由切换开关直接输入换档和档位命令,由伺服电机完成换档,节省了驾驶者的体力劳动,并使之操作时利于保持稳定与平衡,避免由于不平衡造成的安全事故。但是,这种结构形式依然不能排除人的主观操作对摩托车运行状态的不利影响。
因此,需要对摩托车现有的动力及传动系统改进,部分排除驾驶人员的主观意识对操作的影响,在复杂路段能够自动检测、修正和排除驾驶员的操作错误,能够自适应随行驶阻力变化自动进行调整节气门开度并换档变速,解决摩托车发动机通过扭矩—转速变化决定节气门开度和换档并满足复杂条件下道路使用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实现手动切换换档。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控手动自动变速发动机,部分排除驾驶人员的主观意识对操作的影响,在复杂路段能够自动检测、修正和排除驾驶员的操作错误,能够自适应随行驶阻力变化自动进行调整节气门开度并换档变速,解决摩托车发动机通过扭矩—转速变化决定节气门开度和换档并满足复杂条件下道路使用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实现手动切换换档。
本实用新型的电控手动自动变速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本体、变速箱体、离合器、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出轴和换档鼓,所述发动机本体通过离合器将发动机动力输入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入轴通过档位变速齿轮副将动力输出至动力输出轴,所述换档鼓通过换档拨叉控制换档,还包括自适应传动装置、换档自动控制系统和手动换档系统;
自适应传动装置包括设置有轴向凸轮I的凸轮套和弹性元件,所述动力输出轴设置有轴向凸轮II,所述轴向凸轮I和轴向凸轮II相配合形成凸轮传动副;所述动力输出轴外圆转动配合套有链轮,所述凸轮套与链轮以圆周方向固定轴向可移动的方式配合,所述弹性元件沿与凸轮传动副形成的轴向分力相反的方向顶住凸轮套;
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将信号输入控制器的给出油门信号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动力输出轴转速传感器,以及接收控制器命令信号的离合器驱动伺服电机、换档鼓驱动伺服电机和节气门开度调节伺服电机;所述给出油门信号传感器用于检测驾驶员给出的油门信号,位移传感器用于检测凸轮套的轴向位移,动力输出轴转速传感器用于检测动力输出轴的转速信号,离合器驱动伺服电机用于驱动离合器的离合;换档鼓驱动伺服电机用于驱动换档鼓完成换档动作;节气门开度调节伺服电机用于调节节气门开度;
手动换档系统包括手动自动切换开关和手动换档档位开关,所述手动自动切换开关将手动自动切换信号输入控制器,手动换档档位开关将档位信号输入至控制器。
进一步,所述凸轮套套在动力输出轴外圆,一端部与链轮以圆周方向固定
轴向可移动的方式配合,另一端部由套在动力输出轴外圆的弹性元件顶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68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下打捞与回收装置
- 下一篇:折叠自行车上的车把折叠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