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传动双转向自锁联轴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7042.9 | 申请日: | 201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1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崔希海;张风太;李进兰;张观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寿光市泰丰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7/00 | 分类号: | F16D6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宁钦亮 |
地址: | 266510 山东省青岛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 转向 联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装置,尤其涉及联轴器。
背景技术
许多机械(如:单轨机车、起重机械、印刷机、运输机、提升机、医疗器械及各种试验台等机械传动系统等)的执行机构只能都是由原动机用联轴器驱动其转动,其它外载荷驱动其转动时不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都要求实现自锁。现有的传动装置中都是采用离合器或制动器来达到使执行机构停止工作的功能,由于离合器和制动器只能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实现制动,不能实现反传动双转向自锁;而机器运转过程中有很多情况例如断电、执行机构因受惯性力而运转等,离合器和制动器都不能快速可靠地使执行机构停止运转。因此需要一种合理的传动装置来实现机器反传动双转向自锁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联轴器产品技术上的不足和满足机械“反传动双转向自锁”的要求,提出一种反传动双转向自锁联轴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它包括一个联轴器壳体,联轴器壳体两端分别通过轴承安装有主动轴和从动轴,联轴器壳体内还安装有锁止外圈,主动轴和从动轴之间安装有周面加工有成对的弧形槽的星轮,星轮的弧形槽与锁止外圈内表面形成楔形空间,每个楔形空间内安装滚柱,每对滚柱之间安装有拨叉,每个滚柱又由弹簧顶杆顶向拨叉,拔叉与主动轴固结为同一构件。在机械反传动时不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两个转向都形成自锁。
反传动双转向自锁联轴器的工作原理是:在传动工作中不论主动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拔叉首先将滚柱压向楔槽宽敞部分,而后带动星轮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运转,从动轴与主动轴同步运转,实现了主动轴和从动轴扭矩在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方向的传递。在需要停止运转的情况下,星轮此时作为原动件,顺时针转时,右侧滚柱受摩擦力作用被楔紧在楔槽内,形成自锁,随着星轮继续转动,越锁越紧;同样星轮逆时针方向转动趋势时,左侧滚柱体在摩擦力作用下压向楔槽狭窄部分被楔紧,形成逆时针方向转动自锁。因此,反传动双转向联轴器能够在反传动时顺时针和逆时针两个转向形成了自锁。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1)采用“双转向楔槽滚柱摩擦自锁原理”实现了联轴器的反传动双转向自锁;(2)采用了联轴器和自锁装置集成为一体的优化设计结构,明显简化了这类联轴器的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反传动双转向自锁联轴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1是“反传动双转向自锁联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星轮,2-右滚柱,3-拨叉,4-左滚柱,5-弹簧顶杆,6-锁止外圈,7、14-轴承,8-间隔套,9-密封组件,10、13-弹性卡圈,11-联接螺钉,12-联轴器壳体,15-主动轴,16-从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和图2对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它包括一个联轴器壳体12,联轴器壳体12两端分别通过轴承7和轴承14安装有主动轴15和从动轴16,联轴器壳体12内还安装有锁止外圈6,锁止外圈6用联接螺钉11固定在联轴器壳体12上,主动轴15和从动轴16之间安装有周面加工有成对的弧形槽的星轮1,星轮1的弧形槽与锁止外圈6内表面形成楔槽,每个楔槽内安装滚柱,其中每对滚柱分为右滚柱2和左滚柱4,右滚柱2和左滚柱4之间安装有拨叉3,每个滚柱又由弹簧顶杆5顶向拨叉3,拔叉3与主动轴15固结为同一构件。另外因设计需要,轴承7处的锁止外圈6上安装有弹性卡圈13,从动轴16一端的锁止外圈6上安装有密封组件9和弹性卡圈10。密封组件9和轴承7之间用间隔套8隔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寿光市泰丰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科技大学;寿光市泰丰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70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压缩阀总成
- 下一篇:一种螺纹连接式滑动轴承冷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