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除尘装置的圆织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7347.X | 申请日: | 201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5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蔡宝祥;蔡卫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宝祥 |
主分类号: | D03D37/00 | 分类号: | D03D37/00;D03J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卢海洋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启东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除尘 装置 圆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织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有除尘装置的圆织机。
背景技术
在织造过程中,梭子与经线摩擦生热,织造环,梭柄温度达130度左右。由于圆织机在织物时,纱线间不断摩擦,会产生大量毛头、碎絮、灰尘等,如果不及时对圆织机内清理,圆织机内的毛头、碎絮及灰尘等就会被编织在织物中,严重地影响了织物的质量;而且由于毛头、碎絮、灰尘等重量比较轻,产生的毛头、碎絮、灰尘等会飘散在空气中,不仅威胁到工作人员们的身体健康,而且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
现有的圆织机除尘装置大多是在圆织机上设置了吸尘装置,由于吸尘装置的吸力往往不能将毛头、碎絮、灰尘等完全地吸走,还会留有一些影响织物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吸、吹结合除尘装置的圆织机,能利用风源对圆织机360度旋转除尘、集尘和冷却,是对圆织机结构的全面改造。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除尘装置的圆织机,包括圆周形底板、固定在底板中心上的中心座、三个均匀固定在底板圆周上的立柱、通过三个立柱与底板连接的座环、多个均匀固定在座环上的L型墙板和固定在座环上的梭导环,所述底板上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一端连接有过滤集尘器、另一端连接有吹风管,所述吹风管上活动连接有吹尘装置,所述吹风管的末端上还设有固定风嘴,所述座环的下方设有与吹尘装置相对的风道,该风道与座环密闭连接,所述风道通过吸风管与过滤集尘器连接。
所述吹尘装置包括与吹风管连接的送风管和多个均匀分布在送风管底部的风嘴,所述吹风管与送风管连接处两侧的风嘴设置方向相同或相反,所述风嘴均与垂直方向呈α角度,所述送风管的两端为密闭式结构。
所述α为0~45°。
所述风嘴个数为8-15个。
所述吹尘装置包括与吹风管连接的送风管,该送风管呈“几”型,所述送风管的两端底部均开有吹风口,所述两端吹风口设置的方向相同或相反,所述两端的吹风口均与垂直方向呈β角度,所述吹风管与固定风嘴连接处还设有可调节的导引送风管。
所述β为0~45°。
所述吹风管与送风管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梭导环固定在座环上,去掉了原来的座环座,使座环高度提高,增大了圆织机下部空间;将座环下部的4个增高垫改为3个立柱,将墙板做成L型,且只是其一端固定在座环上,减少了制造成本且不影响机体强度,开拓了操作人员视线范围;在吹风管上连接了吹尘装置,并且在梭导环的下方设置了与吹尘装置相对的风道,该风道通过吸风管与过滤集尘器连接,通过风机在对吹风管供风的同时,风机又对过滤集尘器及吸风管起到吸风作用,这样吹风管与吹尘装置、风道、吸风管及过滤集尘器间形成了一个风循环。毛头、碎絮及灰尘等杂质被吹尘装置吹落到风道,在吸风管的吸引下经过滤集尘器过滤,毛头、碎絮及灰尘等杂质留在过滤集尘器内,并定期对过滤集尘器清理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操作方便、除尘效率高,冷却效果好,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吹风管与送风管连接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风嘴与送风管间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吹风口与送风管间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板,2、中心座,3、立柱,4、座环,5、L型墙板,6、梭导环,7、风机,8、过滤集尘器,9、吹风管,10、吹尘装置,11、风嘴,12、风道,13、吸风管,14、送风管,15、吹风口,16、导引送风管,17、轴承,18、固定风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宝祥,未经蔡宝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73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