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起重机太空舱驾驶室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27554.5 | 申请日: | 201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7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梁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力通起重机(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00 | 分类号: | B66C13/00;B66C13/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太空舱 驾驶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驾驶室,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用的起重机太空舱驾驶室。
背景技术
我国的传统起重机技术来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援助,由于当时世界工业水平相对落后,设计基础差,导致起重机的设计存在自重大、外观笨重、材料陈旧,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的现代工业水平。我国起重机行业在近60年来没有根本性发展,各起重机厂家的设计还在继续沿用传统的“前苏联模式”,起重机空中操作驾驶室的落后设计和陈旧工艺显得尤为突出。目前,中国传统起重机驾驶室存在着自重大、结构强度差、密封差、可视盲区大、人性化不够、外观不美观等缺点,已经落后于世界先进起重机的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重轻、结构优化强度高、安全系数高、视线好、外观美观的起重机太空舱驾驶室。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起重机太空舱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框架、驾驶室内部、玻璃、门、电控箱、座椅、操作台,还包括联动台,所述联动台安装在驾驶室内部底板上,座椅与操作台安装在联动台上,操作台与座椅通过联动台连为一体,门和电控箱安装在驾驶室框架后部。
所述驾驶室框架前部和侧部安装有玻璃。
所述驾驶室框架前部的玻璃为半圆弧形。
所述玻璃通过密封胶密封。
驾驶室内部设有资料架、灭火器架、电缆连接插座、衣帽钩。
本实用新型结构采用框架式整体优化设计,自重比传统驾驶室轻很多,有效减少了起重机轮压,提高厂房安全系数,驾驶室外观采用半圆弧形和整幅大玻璃,视线好、盲区小、外观漂亮,椅子与操作台通过联动台联体,操作台可跟随椅子旋转,这样驾驶员操作便捷,不会出现操作不顺手现象,玻璃通过密封胶密封,隔音效果好,有效减缓了驾驶员听觉疲劳。本实用新型结构优化强度高、密封良好、安全可靠、视线好、设计人性化、外观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及操作台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联动台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座椅与联动台连接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其中:1-驾驶室框架,2-驾驶室内部,3-玻璃,4-门,5-电控箱,6-座椅,7-操作台,8-联动台,9-资料架,10-灭火器架,11-电缆连接插座,12-衣帽钩
具体实施方式
如说明书附图所示的一种起重机太空舱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框架1、驾驶室内部2、玻璃3、门4、电控箱5、座椅6、操作台7,还包括联动台8,联动台8安装在驾驶室内部2底板上,座椅6与操作台7安装在联动台8上,操作台7与座椅6通过联动台8连为一体,门4和电控箱5安装在驾驶室框架1后部。电控箱5采用半内嵌外背包式,不占用内部空间,不阻碍驾驶员活动。
驾驶室框架1前部和侧部安装有玻璃3,驾驶室前部的玻璃3为半圆弧形,玻璃3通过密封胶密封,座椅6可以调整高度,座椅6的靠背可以前仰后倾,座椅6还可以旋转,座椅6转动时操作台也跟着转,这样驾驶员操作便捷,不会出现操作不顺手现象。驾驶室内部2设有资料架9、灭火器架10、电缆连接插座11、衣帽钩12,资料架9上可以放置各种资料,灭火器架10上放置灭火器,电缆连接插座11可以与各种电缆连接,衣帽钩12可用于挂工作人员的衣服和帽子。
操作时,驾驶员坐在座椅6上,驾驶员可以调整座椅6的高度以及靠背的倾斜角度,然后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操作角度,选择最佳视角,以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力通起重机(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奥力通起重机(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75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