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去雾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7587.X | 申请日: | 201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5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邬嘉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邬嘉宁 |
主分类号: | B60S1/38 | 分类号: | B60S1/38;B60S1/6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1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用去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清洗装置,特别是用于对车辆风挡进行清洁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作为一种现代交通工具,正快速进入普通百姓的家里,对百姓的出行提供了更多的便利。虽然近年来,汽车的各项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在某些自然条件下,如寒冷的冬天和雨雾天气,车厢内的冷凝空气或雨雾在汽车风挡上形成雾状水膜,在温度很低的情况下,这些雾状水膜会凝结成霜,严重影响了驾驶员的视线,给安全加驶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通常情况下,驾驶员会采用抺布进行擦拭,这不仅不能完全消除水雾,在驾驶的同时进行擦拭,给汽车驾驶增添更大的不安全因素。因此,人们还发明了一种擦刮器,对雨雾进行刮擦。如公告号为CN2349077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磁性双面雨刮器,该雨刮器由驱动部分、转动臂、雨刮组成,其主要特点是:在雨刮基体中,所夹持的柔性橡胶刮板的侧部,附加装有磁性件,雨刮由具有凸凹弧面的内外雨刮构成,其中,外雨刮连接转动臂及驱动部分,内雨刮则通过磁性件的磁力作用透过玻璃与外雨刮相吸附,并随外雨刮的移动而移动。该雨刮器可同时对汽车挡风玻璃上的雾气或霜进行有效的双面自动清除。但该装置仅仅依靠磁力吸附,吸附力不足,容易跌落,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车用去雾装置,其具有去雾效果好、可靠性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车用去雾装置,包括雨刮胶条、支杆、弹性压片和驱动电机;所述雨刮胶条依次连接支杆弹性压片和电机,并在所述电机驱动下作左右往复运动,所述雨刮胶条在弹性压片作用下与汽车风挡玻璃内表面紧密接触。通过在汽车风挡玻璃内表面设置一个带独立驱动的去雾装置,使去雾更加可靠有效。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连接在所述支杆的一端,使雨刮胶条在汽车风挡上作左右摆动。通过与外雨刮相同的摆动设置,使去雾装置更加简单,并可与所述汽车原外雨刮共用电机等资源,可以降低成本。
作为优选,它还包括一个上导轨、一个下导轨、牵引带和滑块,所述导轨分别设置在汽车风挡内表面的上边和下边;所述滑块设置在支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轨作滑动连接,所述牵引带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和滑块,通过驱动电机和牵引带带动所述雨刮胶条在汽车风挡上作左右往复移动。采用上下导轨设置,去雾装置作左右往复移动,去雾范围大,无死角。
作为优选,所述牵引带和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下导轨中。能较好地对电机进行布置。作为另一个方案,所述牵引带和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上导轨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工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车用去雾装置,包括胶条1、支杆2、弹性压片3、胶条支架4、滑块5、牵引带7和电机6。所述胶条支架4上设有卡槽,所述胶条1固定在所述胶条支架4上的卡槽内,所述胶条支架4与所述支杆2通过销轴作可转动连接,所述弹性压片3穿过所述销轴上部设置在所述支杆2和胶条支架4之间,在所述支杆2的丙端设有滑块5。
参见图3,一种车用去雾装置还包括一个上导轨8和一个下导轨8',所述支杆2通过所述滑块5与所述上导轨8和下导轨8'作滑动连接,所述牵引带7连接所述下滑块5和所述电机6(图上未示)。
参见图1和图3,当装置工作时,所述电机6带动所述牵引带7,进而带动所述支杆2,并在所述弹性压片3的作用下,使所述胶条1紧贴汽车风挡玻璃9作左右往复移动。
实施例2
参见图2,一种车用去雾装置,包括胶条1、支杆2、弹性压片3、胶条支架4和电机6。所述胶条支架4上设有卡槽,所述胶条1固定在所述胶条支架4上的卡槽内,所述胶条支架4与所述支杆2通过销轴作可转动连接,所述弹性压片3穿过所述销轴上部设置在所述支杆2和胶条支架4之间。
参见图4,所述电机6设置在汽车风挡下面的工作台10内。在本实施例中,去雾装置也可与汽车原外雨刮器共用电机等资源。
参见图2和图4,当装置工作时,所述电机6带动所述支杆2,并在所述弹性压片3的作用下,使所述胶条1紧贴汽车风挡玻璃9作左右往复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邬嘉宁,未经邬嘉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75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