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菌溶液负压吸取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7676.4 | 申请日: | 2010-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0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芸;崔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兴芸 |
主分类号: | F04F3/00 | 分类号: | F04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菌 溶液 吸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用无菌溶液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无菌溶液负压吸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取用密封瓶装无菌溶液在打开瓶盖时,是用两拇指先将橡胶塞向上翻,再用拇指和食指把橡胶塞拉出,用食指和中指套住橡胶塞,先倒出少量溶液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溶液至无菌容器中,倒后将橡胶塞塞好。上述取无菌溶液的方法,现虽普遍应用,但也存有以下不足:一是在取无菌溶液的过程中,手指直接接触橡胶塞,增加了感染机会,会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和危害;二是操作比较麻烦,费时费力;三是倒溶液时,容易倒在瓶的外部,造成溶液的浪费,不卫生,也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避免浪费,干净卫生,减少感染机会,不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和危害的无菌溶液负压吸取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无菌溶液负压吸取器,包括:无菌溶液瓶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无菌溶液瓶上设空心针,吸液管一端与空心针连接,另一端与插入无菌溶液小瓶一侧的玻璃管连接,在无菌溶液小瓶的另一侧设玻璃管,吸气连接管一端与玻璃管连接,另一端与插入吸气装置负压瓶的玻璃管相接,在无菌溶液小瓶的下端设开关。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吸气装置,由负压瓶、吸气空心针、吸气管、吸气球构成,吸气管一端与插入负压瓶上的吸气空心针连接,另一端与吸气球连通。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吸液管、吸气连接管、吸气管与无菌溶液瓶、无菌溶液小瓶、负压瓶连接好后,而后操作吸气球,连续吸出负压瓶和无菌溶液小瓶内的空气,无菌溶液瓶内的溶液在负压的作用下,经吸液管流入无菌溶液小瓶内,当达到需要量时,停止操作吸气球,打开无菌溶液小瓶上的开关,将溶液流入消毒的器皿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取无菌溶液的方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避免浪费,干净卫生,减少感染机会,不会给病人带来痛苦和危害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无菌溶液负压吸取器,包括:无菌溶液瓶1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无菌溶液瓶1上设空心针2,吸液管3一端与空心针2连接,另一端与插入无菌溶液小瓶4一侧的玻璃管5连接,在无菌溶液小瓶4的另一侧设玻璃管5′,吸气连接管6一端与玻璃管5′连接,另一端与插入吸气装置7负压瓶7a的玻璃管5″相接,在无菌溶液小瓶4的下端设开关8。所述的吸气装置7,由负压瓶7a、吸气空心针7b、吸气管7c、吸气球7d构成,吸气管7c一端与插入负压瓶7a上的吸气空心针7b连接,另一端与吸气球7d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兴芸,未经王兴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76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