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家具桌面的出线座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7883.X | 申请日: | 201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0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邦正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13/00 | 分类号: | A47B13/00;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44209 | 代理人: | 罗兴元;郭文姬 |
地址: | 52371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家具 桌面 出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的配件,特别是涉及用于家具桌面的出线座。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办公台、写字台或电脑桌等家具的桌面上都安装有方便线缆穿过的穿线盒,目的是将放置在桌面上的电脑显示器、键盘、鼠标和桌面下的电脑主机之间连接的线缆理顺,以使桌面更加整洁而不凌乱;同样,放置在桌面的电话机和桌下的电话插座之间的连接线缆也要通过该穿线盒。现有技术穿线盒的功能主要是理顺桌面上繁杂的缆线,束缚缆线以使桌面更加整洁,而没有其他更多的作用。随着移动办公设备的普及,比如笔记本电脑,不像台式电脑较少移动,笔记本电脑为了连接网络插座,也需要将连接桌面下的网络插座口之间的网线穿过穿线盒,而由于笔记本电脑的移动性要求,经常需要收起网线。现有技术的办公台,网线或电话线插座一般设置在办公台底部或地面上,连接至台面上的电脑或电话的线缆都需比较长,如果要满足电话或电脑移动的要求,则需要更长的线缆,这样,难免会使线缆变得凌乱而难以理顺;再者,对于笔记本电脑须经常将网线收起,过长的网线收起时较为繁琐不便,而且,拔插网线水晶头需要弯腰至办公台底部,也相当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简单实用、方便拔插网线和电话线的用于家具桌面的出线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提出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用于家具桌面的出线座,包括壳体,尤其是,所述壳体顶部开有出线孔;所述壳体内部一侧壁水平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固定有网络模块和/或电话模块。
所述壳体内部一侧壁上的隔板和壳体的另一侧壁不相交。
还包括盖装于所述出线孔上的出线盖,所述出线盖上有缺口。
所述网络模块为RJ45模块。
所述电话模块为RJ45模块或RJ11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将网络模块和/或电话模块集成到办公台、写字台或电脑桌等家具桌面的出线座上,仅在出线座内部增加了一块安装有网络模块和/或电话模块的隔板,结构简单;集成有电话模块和网线模块的出线座,方便笔记本电脑、电话等设备的插拔,适合笔记本电脑和电话的移动使用,免去了用户经常插拔线缆而需弯腰的烦恼,同时,只需较短的线缆即可实现网络和电话连接,线缆容易被理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家具桌面的出线座的轴测投影示意图;
图2是所述用于家具桌面的出线座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各附图所示之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用于家具桌面的出线座1包括壳体11、出线盖112;壳体11的顶部开有出线孔111;所述出线盖112将所述出线孔111盖装,且出线盖112上开有缺口,利于线缆的穿过;壳体11内部一侧壁水平设置有隔板113,隔板113上固定一个网络模块114或电话模块115,需要同时使用网络和电话时,可以在隔板113上同时固定网络模块114和电话模块115。为了不影响其它连接线缆通过出线座1,隔板113的一侧固定在壳体11的内侧壁,另一侧与壳体11的另一侧壁不相交。
具体应用时,网络模块114可使用RJ45网络模块,电话模块115使用RJ45或RJ11网络模块均可,输入的电话线或网线直接连接至所述网络模块114和/或电话模块115,这样,当桌面上的笔记本电脑或电话需要使用网络时,只要将出线座1的出线盖112揭开,即可插拔水晶头来使用,十分方便和快捷,同时,不影响其他线缆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例如,隔板113上设置的网络模块114和电话模块115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应用需要来设置,不管是单独应用网络模块、电话模块,抑或是组合应用,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邦正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邦正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78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