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源模组的中框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8029.5 | 申请日: | 201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22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丁仁雄;彭南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19/00 | 分类号: | F21V19/00;F21V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源 模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背光源模组,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背光源模组的中框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液晶电视越来越受广大用户的欢迎,但由于产品追求“超轻薄化”及“节能”等消费目标,液晶电视产品更新速度很快,造成产品开发成本很高,灯管在液晶电视背光中属于核心零件,业界评价背光是否节能也一般都用灯管的数量来衡量,随着扩散板,光学扩散膜的技术提高,灯管数量也越来越少,目前主流的中框设计都是在每根灯管通过橡胶件一对一的固定在各自的槽内,当灯管的数量发生变化时,中框的结构结构也需要做变更,如32寸液晶电视的背光源,由最初的16支变成到现在的8支,但由于灯管数量减少后相应的结构件就须随着减少,现现实产品开发中,中框变更最为复杂,产品开发成本高,当前液晶电视的背光源组件的中框结构存在着设计不合理、不能更好的配合液晶电视的背光源灯管的减少而变化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背光源模组的中框结构存在着设计不合理、不能更好的配合液晶电视的技术改进而变化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随着液晶电视背光源灯管的减少而变化的背光源模组的中框结构。
背光源模组的中框结构,包括有灯管及中框,其特征是,所述中框上的申背板上设有多极橡胶件,所述多极橡胶件上的每极上设有灯管。
更进一步的,所述多头橡胶件设有两极,两极分别连接一灯管。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灯管电压极会使用多极橡胶件固定在申背板上面,所以中框不起固定作用,而中框度部设计成通槽。这样灯管数量的变更,只需要改变多极橡胶件的极数即可,中框可以不做任何变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合理的整合了背光源模组的中框内部空间,在产品改进时,缩短开发时间,降低开发成本。使产品做更灵活能做到减少结构件的修改,同时大为减少开发时间及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不对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在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的背光源模组的中框结构,包括有灯管2及中框,其特征是,所述中框上的申背板1上设有多极橡胶件3,多极橡胶件3即是一个一端安装于申背板1上,另一端设有多个可安装灯管电极的端口的橡胶件;所述多极橡胶件3上的每极的端口上设有灯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头橡胶件设有两极,两极分别连接一灯管。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灯管电压极会使用多极橡胶件固定在申背板上面,所以中框不起固定作用,而中框度部设计成通槽。这样灯管数量的变更,只需要改变多极橡胶件的极数即可,中框可以不做任何变更。
总之,本实用新型在产品的改进中,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结构改变,极大的减少了开发时间及开发成本,是本领域一个既实用又新型的技术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惠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80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灯管排列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壁炉反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