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通讯功能的线路测试仪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8200.2 | 申请日: | 201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7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清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山东省滕***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 功能 线路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测试仪领域。具体是一种带通讯功能的线路测试仪。
背景技术
在大部分工矿企业中,由于现场环境较差,现场电气设备,如:电动机、电焊机、照明装置等,极易出现接地故障。在中性点接地系统中,在出现接地故障时,由于是零线接地,因此当某相发生接地时,相当于与零线短路,会造成开关跳闸,该路接地故障自动暴露。但有些工厂低压系统中性点是不接地的,在低压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配电室内接地电压表会出现接地电压,当现场设备发生接地时,接地电压将达到220V,危机设备及人身安全,给生产带来较大影响。以往出现这种问题,常采用拉合开关的方法进行查找,该方法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比如一类负荷生产企业,当对生产进行停电查找接地时,往往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特别是对生产连续性极强的企业,一旦停掉一台设备将会对终端产品造成较大影响。同时,当技术人员发现故障所在地时,无法直接向维修室或总台报告,需跑回维修室后才能汇报情况,耽误维修时间,影响设备维修效率,并且维修后也无法及时与总台联系,恢复正常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通讯功能的线路测试仪,它可以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测量原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准确度高,反应灵敏,可以在不停产的情况下,对线路接地故障进行检测,设有无线通讯设备,可以及时联系总台,恢复正常生产。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带通讯功能的线路测试仪,包括壳体,壳体上安装检测装置、电源开关、调整开关、测量仪表、无线信号发射装置和话筒,壳体内安装电源和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安装控制芯片、通讯模块、过载保护器、脉冲定时器和大功率负载,壳体一侧安装呼叫按钮,呼叫按钮和无线信号发射装置通过导线与通讯模块连接。检测装置是数字式钳形电流表。检测装置是指针式电流表。壳体一侧设置挂环。壳体下部外侧设置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零序电流放大原理,将接地故障点泄漏电流人为放大,变成明显的、可比较的、直观的泄漏电流,从而实现检测准确、反应灵敏的目的;可以直接检测漏电现象,无需停电停产,从而保证生产的连续性,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无线通讯功能,使用者可以及时向总台报告故障地点请求维修或恢复生产,大大减少了联系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具有过载保护功能,可以防止发生事故,提高了安全性;结构简洁合理,携带方便;生产成本低,适于大范围内推广等。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带通讯功能的线路测试仪,包括壳体1。壳体1可以对整套装置起到保护和修饰的作用。壳体1上安装检测装置3、电源开关4、调整开关2、测量仪表5、无线信号发射装置13和话筒14。检测装置3用于测量每条线路上的零序电流或接地相电流。调整开关2可以控制检测装置输出的电流、电压或电阻的范围,从而可以适应不同的工作范围和场合。测量仪表5可以显示检测装置3的检测结果,方便操作人员直观准确的判断是否出现线路接地故障。壳体1内安装电源7和控制电路板6,控制电路板6上安装控制芯片8、通讯模块、过载保护器9、脉冲定时器11和大功率负载12。脉冲定时器11可以将零线与地线间电压脉冲输送到大功率负载12上,从而人为增加故障点泄漏电流,使检测装置3可以直接、快速检测到接地电压和接地电流大小。大功率负载12的作用是将故障点泄漏电流进行放大。控制电路板6通过导线分别与检测装置3、电源开关4、调整开关2和测量仪表5连接。壳体1一侧安装呼叫按钮15,呼叫按钮15和无线信号发射装置13通过导线与通讯模块连接,当技术人员发现故障所在地需要通知维修人员或者维修人员维修完毕后,均可以按下呼叫按钮15,启动无线信号发射装置13与总台联系,报告故障地点请求维修或恢复生产,大大减少了联系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
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3是数字式钳形电流表。数字式钳形电流表可测量接地相电流与其它相电流,根据数值对比,可确定故障线路接地与否。检测装置3也可以是指针式电流表。指针式电流表可用于测量电缆的零序电流
为了方便携带本实用新型,在壳体1一侧设置挂环10。为了保护使用者,本实用新型壳体1下部,即使用者手握处外部设置绝缘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清,未经张志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82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