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探照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8270.8 | 申请日: | 201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1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安溪雅斯达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23/00;F21V17/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24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探照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照明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探照灯。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集成电路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不仅在工、民用电子设备如收录机、电视机、计算机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军事、通讯、遥控等方面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这样,整个电路的体积大大缩小,且引出线和焊接点的数目也大为减少,从而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
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用集成电路来装配电子设备,其装配密度比晶体管可提高几十倍至几千倍,设备的稳定工作时间也可大大提高。
虽然集成电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探照灯领域却很少看见集成电路的应用。
现有的探照灯大多采用交流电探照灯,其发热量大,体积笨重,功耗大,一般限于固定使用,不便于携带。
对于市面上便携式探照灯,由于大多探照灯亮度小,射程近,不能适应探照远程及公安侦察、治安巡逻、安全防范等特殊要求,另一个缺点就是发热过大,散热不良,不能长时间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便携式探照灯,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探照灯体积大不便于携带、功耗大、制造成本高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探照灯,包括探照灯外壳、设于探照灯外壳上的开关,所述的探照灯外壳包括灯体外壳、连接于灯体外壳前端的灯头外壳、设于灯体外壳后端的尾盖,所述的灯体外壳内装有电池组,所述的灯头外壳内装有光源,还包括一控制光源闪烁与明亮程度的集成芯片,所述的集成芯片与光源、开关、电池组连接。
所述的光源为HID灯泡。
所述的灯头外壳上设有若干散热片。
所述的灯体外壳上设有若干散热片。
所述的电池组为锂电池。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所述的探照灯控制光源闪烁与明暗程度的为一集成芯片,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同时成本低;所用的光源为HID灯泡,亮度强、光效高、有效射程远、使用寿命长、同时节约电能;灯头外壳和灯体外壳上设有若干散热片,便于探照灯散热,同时使电池模块温升小,可以保护电池,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便携式探照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便携式探照灯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A-A方向的灯头外壳的剖视图;
图4为一种便携式探照灯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图3所述,一种便携式探照灯,包括探照灯外壳1、设于探照灯外壳1上的开关2,所述的探照灯外壳1包括灯体外壳10、连接于灯体外壳前端的灯头外壳11、设于灯体外壳后端的尾盖12,所述的灯体外壳10内装有电池组3,所述的的灯头外壳11内装有光源4。本便携式探照灯还包括一控制光源4闪烁与明亮程度的集成芯片5,所述的集成芯片5与光源4、开关2、电池组3连接,通过开关2,控制光源4的闪烁与明亮程度。所述的灯头外壳11的前端还设有保护玻璃7。
为了提高探照灯的亮度、光效、有效射程、使用寿命,光源4采用HID灯泡。光源4还可采用LED或其他光源。
为了加快探照灯的散热量,灯头外壳11和灯体外壳10上设有若干散热片6。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一大致相同,参考图4,不同之处在于其外观设计为市面上常用的手电筒的形状,便于携带。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安溪雅斯达电器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安溪雅斯达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82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膜片式多模光分路器
- 下一篇:大双筒高压减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