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焦炉纵拉条的负荷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8971.1 | 申请日: | 201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56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马寅元;曹银平;黄利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41/00 | 分类号: | C10B41/00;C10B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炉 纵拉条 负荷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焦炉的纵拉条的调整技术,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焦炉纵拉条的负荷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炉是冶金行业最常用的设备之一,其中焦炉的纵拉条则是焦炉护炉铁件系统中一项重要的装备。一座焦炉通常都有6-8根纵拉条,每根纵拉条受力负荷为20吨左右。随着焦炉炉体使用状况变化,纵拉条受力负荷经常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定期对纵拉条负荷进行测量并调整。由于纵拉条受力负荷较大,因此常规调节方法是以一个大扳手结构的工具,并配套采用5吨手动葫芦进行来进行调节,如图1所示现有焦炉调节纵拉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纵拉条;2为纵拉条调节扳手;3为抵抗墙固定勾;4为5吨手拉葫芦;5为调节螺母。这种方法采用的是杠杆原理,以人力的方法直接转动纵拉条1的调节螺母5来拉伸纵拉条,但是调节一根纵拉条1需要7-8个作业人员,调节过程费时费力,并且精度难以控制;其次因为调节过程完全是调节螺母5与纵拉条1的拉条杆螺纹的硬接触,对调节螺母5以及拉条杆螺纹均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拉伸焦炉的纵拉条时费时费力且调节螺母与纵拉条的拉条杆螺纹会有损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焦炉纵拉条的负荷调节装置,避免纵拉条拉伸时调节螺母与纵拉条的拉条杆螺纹之间的损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焦炉纵拉条的负荷调节装置,设于焦炉纵拉条的调节螺母外侧并与抵抗墙相抵,包括螺母固定件、拉伸调节机构以及液压泵,拉伸调节机构置于焦炉纵拉条上,拉伸调节机构的一端与抵抗墙相抵,另一端与套设在焦炉纵拉条上的螺母固定件紧靠,拉伸调节机构还与液压泵连接。
所述拉伸调节机构包括中间开设圆孔的底座、双油缸以及进油管,圆孔的直径与焦炉纵拉条的直径相适配,双油缸对称设于圆孔的两侧,油缸的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油缸的杆头与抵抗墙相抵,进油管的一端分别与油缸相通,另一端与液压泵相通。
所述油缸的同侧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开设有调节油缸水平的螺栓孔。
所述进油管的一端上还设有放气孔。
所述负荷调节装置还包括锥形压套,锥形压套设于油缸的杆头上。
所述拉伸调节机构与液压泵之间通过金属软管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焦炉纵拉条的负荷调节装置,设于焦炉纵拉条的调节螺母外侧并与抵抗墙相抵,包括螺母固定件、拉伸调节机构以及液压泵,拉伸调节机构置于焦炉纵拉条上,拉伸调节机构的一端与抵抗墙相抵,另一端与套设在焦炉纵拉条上的螺母固定件紧靠,拉伸调节机构还与液压泵连接。由于拉伸调节机构受到螺母固定件以及抵抗墙的夹紧,并通过液压泵给予外动力,可以在省人省力的情况下快速将焦炉纵拉条调整至规定负荷,并且达到精度高、调节方便、节省人工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作业人员配置由原来的7-8人减少到两个人。同时纵拉条本体上的调节螺母与纵拉条的拉条杆螺纹之间也可以不受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焦炉调节纵拉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焦炉纵拉条的负荷调节装置的应用示意图;
图3a和3b是图2中拉伸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a、图3b中固定架的应用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锥形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89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硫熏器
- 下一篇:一种无动力内外循环厌氧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