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胆道引流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9244.7 | 申请日: | 2010-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59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姜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在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程跃华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胆道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引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胆道引流管。
背景技术
目前的胆道引流管中有外引流管和内引流管两种,外引流管引流方式简单、有限,而内引流管进入肠腔容易引起胆道逆行感染,引流管头端在狭窄胆管内不易成袢,成袢后在拔出时不易解袢,操作困难,增加患者痛苦;不适合多处狭窄及复杂病变的引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胆道引流管,同时兼顾内、外引流,并减少胆道逆行感染机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胆道引流管,包括管体与牵引线,在管体中段设有侧孔,管体远端呈螺旋状猪尾形。
所述侧孔的两端设有不透射线标志环。
所述管体远端的螺旋个数为3-5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为肝门部狭窄及多发性狭窄设计,特别适用于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病人,对普通病人同样适用。通过改良引流管侧孔的位置及数目和远端成袢方式,使其不进入肠腔即能有效固定,同时兼顾内、外引流,并减少胆道逆行感染机会;头端容易成袢,拔出引流管时容易解袢,减少操作时间,减轻病人痛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肝门部复杂胆道梗阻双侧引流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施方式的一种胆道引流管,包括管体1与牵引线2,在管体1中段设有侧孔3,侧孔3的个数为七个,侧孔3的两端设有不透射线标志环4。未使用时管体1处于撑直的状态;当插入胆道,回收牵引线2时,管体的远端5收缩呈螺旋状猪尾形,螺旋个数为三个。
请参阅图2,在进行肝门部复杂胆道梗阻双侧引流时,右侧胆道引流管6远端成袢(螺旋状猪尾形)并固定于胆总管8,左侧胆道引流管7成袢并固定于右侧肝内胆管9,两条引流管交叉引流,引流范围广;引流管袢小,容易在胆道内成袢固定,螺旋状设计,容易解袢拔出。
以上之实施说明及图式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并非以此局限本实用新型。因此与本实用新型之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或者相雷同者,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在波,未经姜在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92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质薄板
- 下一篇:一种钱包式便携环保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