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气化炉气化剂喷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0072.5 | 申请日: | 201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4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少海;夏品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少海;夏品荷 |
主分类号: | C10J3/72 | 分类号: | C10J3/72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33205 | 代理人: | 陈乾康 |
地址: | 32501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气化 喷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尤其涉及气化剂喷射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气化是以生物质(如经干燥处理的秸秆、木柴、各种有机物质等)为原料,以氧气(空气、富氧或纯氧)、水蒸气或氢气等作为气化剂(或称为气化介质),在高温条件下通过热化学反应将生物质转换为可燃气的过程,生物质气化过程在生物质气化炉内进行。常用的生物质气化炉,包括炉体以及设置在炉体外的可燃气净化装置,炉体包括加料口、气化剂进气管(口)和可燃气出口以及出灰口,生物质物料从加料口加入炉体内,气化剂从炉体的气化剂进气管(口)输入。气化炉工作时,经干燥处理的生物质物料从加料口加入炉体内,用点火棒点燃生物质物料,生物质物料高温受热,与炉体内气化剂进行热解、氧化反应和气化反应,析出可燃气(含有杂质的粗燃气),析出的可燃气通过炉体可燃气输出口输出,经过滤、裂解等净化装置处理后可直接作为燃气,残渣由清灰口通过清灰装置排出。
现有气化炉的气化剂大多采用固定式进气方式,气化剂进气管从炉体下方伸入炉体气化层通过喷射管喷射气化剂。该进气及喷射方式存在如下缺点:1、由于喷射口位于气化层物料下方,喷射口容易堵塞,需经常清理喷射口,清理时,必需打开炉盖,用捣火棒清除附在喷射口的灰渣,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并且容易造成喷射口周围的生物质灰渣结焦,造成落灰困难,影响可燃气质量;2、喷射管难以承受炉内高温而且更换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生物质气化炉的气化剂喷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质气化炉气化剂喷射装置,所述气化剂喷气装置包括:气化剂进气管、直立于炉体中的气化剂出气管、位于炉顶的电动或手动减速器以及固定在炉体中的进气三通接头,所述气化剂出气管的上部穿过三通接头的上下两端口与减速器主轴连接并随减速器主轴在进气三通接头定位下旋转,气化剂出气管在三通接头内的部位设有多个进气孔,气化剂出气管的下端连通至少一根具有多个喷气孔的气化剂喷射管,进气三通接头的横向端口与气化剂进气管连接,气化剂进气管以及气化剂出气管与进气三通接头的端口结合处呈高温油密封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之一是:所述气化剂出气管的外管壁上还设有物料搅拌装置,所述物料搅拌装置为环绕气化剂出气管的外管壁设置的螺旋状搅拌浆,或者由若干分层设置在气化剂出气管的外管壁上的搅拌棒组成,或者由环绕气化剂出气管的外管壁设置的螺旋状搅拌浆和若干分层设置在气化剂出气管的外管壁上的搅拌棒组成。
本实用新型具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由上而下可旋转的气化剂出气管以及与气化剂出气管的下端连通的至少一根设有多个喷气孔的气化剂喷射管,气化剂喷射均匀、流畅,出气孔不易堵塞、结焦;2、采用进气三通接头连接,气化剂进、出气管更换容易;3、在气化剂出气管上安装搅拌装置,在气化剂喷射同时,还可以搅拌生物质物料,使物料不断进入气化层,避免气化层架空现象,结构紧凑,气化效率高。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生物质气化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气化剂喷射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1.炉体,2.气化剂出气管,3.搅拌棒,4.气化剂喷射管,5.第三过滤盒,6.蒸汽盘管,7.裂解盒,8.清灰盒,9.可转动清灰翻板,10.第二过滤盒,11.可转动气化层翻板,12.第一过滤盒,13.可燃气(粗燃气)出口,14.螺栓紧固组件,15.气化剂进气管,16.进气三通接头,17.加料口,18.减速器,19.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少海;夏品荷,未经周少海;夏品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00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发酵罐的破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卷烟滤纸制动器的刹车皮的粘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