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玻璃管搪金属基底的真空集热元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0173.2 | 申请日: | 201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2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邱雪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雪琴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F24J2/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温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管 金属 基底 空集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玻璃管搪金属基底的真空集热元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全玻璃真空集热管采用内玻璃管与罩玻璃管融封,具有可靠性高、制作成本低的优点。但因限定在内玻璃管上真空溅射吸收膜,其性能受玻璃基板的影响不能有大的发展或者突破。譬如难以获得在中、高温下高效、稳定集热的选择性吸收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内玻璃管搪金属基底的真空集热元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在一个一端圆封的内玻璃管外表面搪一层金属层。具体可参照现有技术中关于在玻璃或者绝缘体上搪金属的内容。搪金属层要经得住后续真空烘烤的高温。在搪金属层的表面包括全部或者部分表面制作吸收膜,包括真空溅射、电化学工艺制作的选择性吸收膜;以及利用化学气相沉积、共溅射或等离子刻蚀等技术制备粗糙的微不平表面选择性吸收膜。将上述制有吸收膜的内玻璃管圆封朝里插入一个一端圆封的罩玻璃管并融封,抽真空及灌装工质,制成一个内玻璃管搪金属基底的真空集热元件或者热管真空集热元件。
还可在内玻璃管上先卷绕金属丝状物,再搪金属层来制造内玻璃管搪金属基底的真空集热元件。相邻两金属丝状物之间可存留或不存留间隙。
搪金属层可以小于360°的圆周角部分覆盖内玻璃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在内玻璃管上搪金属基底并在搪金属基底上制作吸收膜,既保留了高可靠性、低成本的玻璃管融封工艺;又可以设计更多基于金属基底的吸收膜。金属具有良导电性和良导热性、红外高反射即发射比低。这使得金属基底上的选择性吸收膜具有更高的吸收率、更低的发射率;能在高温条件下稳定、高效地集热;能大幅度降低聚光集热模式下焦斑处的吸收膜最高温度、减少热损、延长吸收膜寿命。
在内玻璃管上卷绕一层金属丝状物作为搪金属层的预制层可获得均匀的搪金属层厚度和优异的表面质量。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加以说明。
图1是一个内玻璃管搪金属基底的热管真空集热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个内玻璃管搪金属基底的真空集热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端;2.内玻璃管;3.罩玻璃管;4.搪金属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兼作热管冷端1的内玻璃管2和罩玻璃管3融封抽真空制成一个内玻璃管搪金属层4的热管真空集热元件。搪金属层4上制有吸收膜。
图2中,内玻璃管2和罩玻璃管3融封抽真空制成一个内玻璃管搪金属层4的真空集热元件。搪金属层4以小于360°的圆周角部分覆盖内玻璃管2。既能够保证集热,又可以节省材料方便制造,并可以减少真空隔热层内金属部件的放气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雪琴,未经邱雪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01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斜锯靠栅
- 下一篇:劈半式多阶台多刀位可调可转位镗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