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溅油锅盖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0258.0 | 申请日: | 2010-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76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卢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瑜 |
主分类号: | A47J36/06 | 分类号: | A47J36/06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田和穗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溅油 锅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巧妙,使用方便,能够有效防止在烹饪过程中食用油或食物四处飞溅现象,保证烹调者人身安全与环境卫生的防溅油锅盖。
背景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烹调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但是人们在进行烹饪时,往往会热油从锅内飞溅出来,溅落到烹调者的身上或周围的环境中;当热油飞溅到烹调者的衣物上时,会污染甚至破坏衣物,尤其是当热油飞溅到烹调者裸露在外的皮肤上时,还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另外烹调者在对锅内的食物进行翻炒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食物随着动作散落到灶台周围,污染环境,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额外劳动,并且如果这些粘有油污的食物不能及时清理,会滋生大量的细菌,尤其是针对饭店、食堂等公共饮食场所来说,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能够有效地防止在烹饪过程中,锅内的油污或食物飞溅,污染周围环境和烹饪者衣物,甚至造成伤害的防溅油锅盖。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解决方案是:一种防溅油锅盖,包括锅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锅盖体1上开设有孔2,孔2与锅盖体1的直径比为0.3-0.45∶1,在锅盖体1上还设置有把手3。
与所述的孔2还相配设置有小锅盖4,其上设置有小锅盖把手5。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溅油锅盖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它的结构可以巧妙地将热油有效地控制在锅内,不会发生四处飞溅的现象,能够避免因锅内食物飞溅造成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的情况发生,这种锅盖具备广泛的市场前景,十分有利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防溅油锅盖,包括锅盖体1,在锅盖体1上开设有孔2,为了达到既不会影响烹调者正常操作,又能够有效阻止油污、食物飞溅的目的,孔2与锅盖体1的直径比应该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即二者的直径比应该是0.3-0.45∶1,在锅盖体1上端面还设置有用于把手3;与孔2的形状大小相配的小锅盖4的上端面上也设置有小锅盖把手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溅油锅盖的使用过程如下:当需要进行烹饪活动时,将锅盖体1放置在盛有食用油的锅上,待油烧热后,将需要炒制的物料(如葱花等)通过孔2倒入锅内,并将小锅盖4盖在孔2上,这样当热油遇到食物内的水分后,产生四处飞溅的现象时,便不会飞溅到锅外,而是被锅盖体1的内壁和小锅盖4阻挡;当需要对锅内的食物进行翻炒时,既可以将炒勺通过孔2伸入锅内进行操作,也可以通过设置在锅盖体1上端面上的把手3将锅盖体1取下进行操作;炒制工作完成后,需要炖或保温时,只需要将小锅盖4盖在孔2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瑜,未经卢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02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