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井井下无线遥测系统的井口接收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1042.6 | 申请日: | 2010-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9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桑恩方;郭永强;潘佳亮;胡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长城水下高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14 | 分类号: | E21B47/14;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张宏威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太平***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井下 无线 遥测 系统 井口 接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信息化技术和石油油井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油井井下无线遥测系统的井口接收设备。
背景技术
在石油领域,通过参考油井底部的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工程经验推算出油井的油面深度和调整注水加压情况。
传统油井测试方法,均是采用有线方式,将传感器送至井下进行测试,从而不可避免的产生很多弊端:需要油井停产配合,影响工作效率;铺线空间狭小,测试千米以上深度油井难度大;多数设备为进口,价格昂贵。
现今采用油井无线遥测系统应用于石油油井井下参数的测量,油井无线遥测系统由井下和井上两部分组成。井下部分由地质参数传感器采集各项参数,而后由声发射机将这些参数进行特定调制并转换为声学信号,并通过油管信道传至井口。但现有油井无线遥测系统的井上部分存在无法检测外部环境和设备自身环境的缺陷,以及现有采油区有线通信设施很差数据不能及时实施传送信息、传送信息繁琐、稳定性和可靠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油井无线遥测系统的井上部分存在无法检测外部环境和设备自身环境的缺陷,以及现有采油区有线通信设施很差数据不能及时实施传送信息、传送信息繁琐、稳定性和可靠性差的问题,而提出了油井井下无线遥测系统的井口接收设备。
本实用新型包括声信号接收单元、模拟信号调理单元、FPGA实时信号处理单元、ARM系统数据管理单元、设备自检单元、环境监测单元、SD卡数据存储电路和GPRS无线发送电路组成;声信号接收单元的输入端用于接收井下传送的数据信号,声信号接收单元的输出端与模拟信号调理单元的输入端相连;模拟信号调理单元的输出端与FPGA实时信号处理单元的接收端相连;FPGA实时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ARM系统数据管理单元的接收端相连;ARM系统数据管理单元的数据串口与SD卡数据存储电路的数据串口相连;ARM系统数据管理单元的异步通信串口与GPRS无线发送电路的通信串口相连;ARM系统数据管理单元通过IIC总线与设备自检单元和环境监测单元相连。它还包括电源管理单元,工业级380V交流电的电源输出端与电源管理单元的电源输入端相连;电源管理单元的电源输出端与声信号接收单元、模拟信号调理单元、FPGA实时信号处理单元、ARM系统数据管理单元、SD卡数据存储电路和GPRS无线发送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石油油井底部参数测量的井口接收装置。它接收来自井底的经过通信调制的信号,并对其进行信号调理和实时解调,将调制信号还原为地质参数;该接收器作为油井群信息网络的一个节点,其数据管理单元接收此参数并对其进行封包和加密处理,进而将处理后的数据进行GPRS形式无线传送和现场存储。本设备主要针对这种方式,实现对来自井底调制信号的解调、存储、转发以及接收来自中央系统机的远程控制。同时考虑采油区的各个油井广泛分布于大面积的人际稀少地区,设计一套分布式实现数据自动传送的传感网络可以有效的缓解工作人员的劳动量。此外,传统采油区有线通信设施很差,而移动运营网络覆盖却很全面,因此基于无线运营网络进行组网实现非常方便,也省却了自己组网的成本投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长城水下高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长城水下高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10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联络通道处专用管片
- 下一篇:水泥固井综合测定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