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刺激足底穴位的保健鞋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1054.9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5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鹏扬 |
主分类号: | A43B7/00 | 分类号: | A43B7/00;A43B13/04;A43B13/08;A43B13/14;A43B3/06;A43B13/26;A61H3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1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刺激 足底 穴位 保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保健鞋,尤其是指利用人在做上肢运动或散步时产生对足底的压力来刺激人体足底穴位反射区的运动保健鞋。
背景技术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锻炼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但如果不适当的运动反而会危害健康,特别是中老年人运动系统功能衰退,如果过渡激烈运动,很容易造成运动失当,反而造成身体损害。所以中老年人适宜选择放松性的保健运动项目。人的足部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大脑和其它器官在足底都有自己的投射区,刺激人体足部末梢神经的经络和腧穴,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脏压力,提高神经中枢活动,增强全身的生理功能和抗病能力
,为了刺激足底反射区,本申请人曾申请了一种“一种刺激足底反射区的踏板”(申请号:200920269883.07),但只能局限于在原地运动,本实用新型在同样的原理下加以改进,使人可以穿着本实用新型,使人在居家生活或外出散步的时候都可以很自然的进行锻炼运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刺激足底穴位的保健鞋。在人们散步或做上肢运动的时候对足底自然产生的反弹压力来多位刺激足底反射区的经络和腧穴,使末梢神经兴奋,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锻炼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解决的方案是一种刺激足底穴位的保健鞋。
1、用木板或尼塑材料制成左右双脚鞋形主体在鞋形主体上均匀制成排列成等边三角形的锥孔,在鞋形主体的左右后面分别设有前边外纽扣,后面外纽扣,前边内纽扣,后边内纽扣,后纽扣,利用松紧带固定在双脚前脚面和后脚跟面,使人可以舒适穿着运动保健鞋进行运动锻炼。
2、因为竹木材料跟人体接触最有亲和感,又环保卫生,所以用竹木材料制成跟人脚底抵触的抵柱,抵柱头部制成半圆形,使足底接触抵柱时感觉舒适。抵柱底部制成圆锥体形,其圆锥的锥度和直径大小跟鞋形主体上的圆锥孔相配,因为是锥度配合,所以可以随时装卸,可按个人的脚码和脚底足弓的不同,调整抵柱位置和高度,以达到最好的按摩位置,提高刺激足底反射区经络和腧穴的效果。
3、在左右双脚的鞋形主体上各安装一个定位柱,下面用螺钉定位,防止脱出。夹在脚拇指和脚食指之间,以防运动时足底反射区跟抵触最佳位置产生滑动。如果利用保健鞋摩擦脚底面,需增加摩擦距离,就松开定位螺钉,卸掉定位柱,装上高度最低的抵柱。
4、两块左右鞋形主体底面前后各装一块防滑块,由橡胶制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用于左脚的主视意图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左脚的主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用于右脚的主示意图。
图中,(1)鞋形主体;(2)上抵柱;(3)中抵柱;(4)中下抵柱;(5)下抵柱;(6)定位柱;(7)前外纽扣;(8)前内纽扣;(9)后内纽扣;(10)后外纽扣;(11)后纽扣;(12)定位柱拉紧螺钉;(13)前防滑块;(14)后防滑块。
具体实施方法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再作描述。参见图1、图2、图3,一种刺激脚底穴位的运动保健鞋。它由尼塑材料制成左右双脚鞋型主体(1)。在鞋形主体(1)的左右两边和后边分别装有前外纽扣(7)、前内纽扣(8)、后内纽扣(9)、后外纽扣(10),鞋形主体(1)后面装有后纽扣(11),鞋形主体(1)上制成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的的锥孔,锥孔里分别装有定位柱(6)、上抵柱(2)、中抵柱(3)、中下抵柱(4)、下抵柱(5),抵柱的高度按要求依次逐排下降成圆弧形至下抵柱(5),定位柱(6)的锥底面用拉紧螺钉(12)固定在鞋形主体(1)上。如不需要定位柱(6)时,松开拉紧螺钉(12)卸掉定位柱(6)装上下抵柱(5)。鞋形主体(1)的底部前面和后面各装有一块前防滑块(13)、后防滑块(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鹏扬,未经陈鹏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10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