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达驱动的被动式拉伸回复健身器改良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1123.6 | 申请日: | 201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76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巫东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玄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驱动 被动式 拉伸 回复 健身器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健身器材,尤指一种「马达驱动的被动式拉伸回复健身器改良结构」,通过连动齿轮与齿条的齿牙契合而产生移动,并以切换开关配合两端的第一、第二切换柱产生回复动作,即能产生辅助拉伸之健身效果。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一种拉伸式健身器,请由图9所示,主要包含有底座40、驱动装置50、外壳60及握把70所构成,该底座40于底部的四隅处开设有容置孔41,并于容置孔41位置枢接有滚轮组42,另于底座40的板面处设置有两惰轮43,驱动装置50包含有马达51及皮带52,该马达51的输出端设有一齿轮511,且马达51被设置于两惰轮43之间,又该皮带52被套置于滚轮组42形成圈绕状,并抵触于马达51的齿轮511处,又以两惰轮43增加皮带52与齿轮511的结合效果,外壳60为罩盖于底座40上方,并于外壳60的上端撑立有握把70,该握把70呈一弧形盘体,且两侧向上弯弧具有把手,再请由图10所示,其实际的使用情况,使用者是用以跪姿前趋方式将双手握住该握把70处,并通过马达51的齿轮511带动皮带52产生转动,再由皮带52连动滚轮组42,使滚轮组42于地面上进行滚动,以此达到拉伸动作的健身效果。
详观上述常用结构不难发觉其尚存有些许不足之处,主要原因是归如下:
(一)、其驱动装置50的马达51是以齿轮511连动该皮带52产生转动,并以皮带52带动滚轮组42达到回复的拉伸动作,由于皮带52具有弹性,且长期使用或使用者过重时,该皮带52于马达51端与滚轮组42端均容易产生滑移的情况,即移动的精准度不足,更是无法稳定的控制拉伸动作,造成该健身效果不佳。
(二)、其马达51是以皮带52驱动滚轮组42产生滚动,而滚轮组42是直接抵触于地面,并于地面互动产生滚动的效果,然而地面与滚轮组42之间存在有摩擦力大小的问题,若使用者过于施力或移动速度过快时,将容易产生滚轮组42与地面之间的打滑情况,不仅相当不易控制其健身动作的距离,亦会受到过大且不可预期的滑动而产生运动伤害。
有鉴于此,实用新型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创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常用的一种拉伸式健身器,其驱动装置的马达是能带动皮带转动,并以皮带带动滚轮组,经长期使用或使用者过重时,该皮带于马达端与滚轮组端均容易产生滑移的情况,即无法稳定的控制拉伸动作,又该滚轮组是直接抵触于地面,并于地面互动产生滚动的效果,若使用者过于施力或移动速度过快时,将容易产生滚轮组与地面之间的打滑情况,造成该健身效果不佳。
(二)技术方案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驱动的被动式拉伸回复健身器改良结构,其包括有:一底板、一驱动器及一罩体所组合而成,一底板于两端设置有互相平行的齿条,该底板于上端的适当位置分别设置有第一切换柱及第二切换柱,另该底板于下端处设置有止滑垫,而该止滑垫为具止滑效果并能沿着底板的外围呈框状环设,或者并呈平面状成覆盖于底板下端面,一驱动器内装设有马达,并由马达向两端延伸凸设有转轴,且转轴的末端套设有连动齿轮,而驱动器是以连动齿轮契合于齿条,该驱动器是平行转轴另设有握把,而握把处设置有一控制钮,藉以控制马达的电源,又该驱动器是配合底板的第一切换柱及第二切换柱而设置有切换开关,且切换开关是以切换杆触碰该第一切换柱与第二切换柱,再于驱动器的两侧边暨连动齿轮与握把之间均凸设有突出部,另马达是连接有一电源线,以此提供驱动的电力,一罩体是开设有滑动开口,该罩体套盖于底板形成齿条与驱动器的包覆,且使握把外露于滑动开口外端,综上所述,其握把是受驱动器所带动而以连动齿轮契合齿条产生平移,又于切换开关触碰第一切换柱或第二切换柱时,利用切换杆的扳动以控制马达改变其转动方向,以此形成辅助健身的回复移动状态。
当按压控制钮后,该驱动器是以马达驱动转轴产生旋转,并且带动该连动齿轮于齿条上转动,即形成连动齿轮沿着齿条移动,此时驱动器带动握把向一端移动,并于切换开关的切换杆触碰到第一切换柱时,通过第一切换柱的阻挡而扳动切换杆,使切换开关改变其电流方向,即可控制马达呈相反方向转动,即令驱动器朝向另一端移动,又该切换开关的切换杆触碰到第二切换柱时,将再次扳动切换杆以改变马达的电流方向,并同样使驱动器呈相反方向转动,通过上述第一、第二切换柱的控制,即能令驱动器带动握把呈回复状来回动作,若欲停止驱动器的滑移动作,即按压控制钮以切断马达的电源,以达到停止的效果。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玄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玄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11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药袋
- 下一篇:脑神经恢复用头部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