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脱氧脱硫复混剂成型块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1194.6 | 申请日: | 201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4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景西峰;景霜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西峰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C21C7/0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00 山东省莱芜市开***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氧 脱硫 复混剂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钢用复合脱氧剂压块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脱氧脱硫复混剂成型块。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钢的质量,在冶炼过程中的钢水中投入脱氧、脱硫剂脱去钢水中的氧成分是十分必要的。先前,脱氧剂的投入方法大多是将直的铝条用喂丝机直接插入钢水内,或者在铝线外侧包一层具有一定厚度的钢皮直接插入钢水内,或者在钢块外侧包一层铝在脱氧过程中投入钢水内。以上这些方法,除了自身含有的缺点外,还共同存在着使用不方便、在脱氧过程中不能与其他复合脱氧剂共同实现脱氧以及脱氧净化剂反应产物不能快速进行相应反应的缺点。为了改变这些缺点,大多采用了复合脱氧脱硫剂压块。炼钢所使用的复合脱氧脱硫剂主要成分是铝,其次是配加硅钙、硅锰、硅铁、镁合金、稀土合金等,构成复合脱氧脱硫剂。目前使用的复合脱氧脱硫剂压块,有的是将所有原料混合后采用压制设备压成块,直接使用,这种压块,制作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提高了生产成本;也有的是将复合脱氧脱硫剂分层浇注于筒状壳体内,这种分层浇注筒状壳体内的复合脱氧脱硫剂压块,虽然使用方便,但在浇注时复合脱氧脱硫剂容易从筒底口溢出,造成浪费或重新加工,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使用投放方便、容易根据不同用户要求进行调节脱氧脱硫剂的配比,而且易于加工、降低生产成本、可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脱氧脱硫复混剂成型块。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脱氧脱硫复混剂成型块,由脱氧脱硫复混剂块构成,其特征在于脱氧脱硫复混剂块设在上开口的壳体内,并与上开口的壳体内壁固定为一整体。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上开口的壳体可采用薄铁皮制作,上开口的壳体的高度为20-400mm,其内直径为20-400mm;所述的脱氧脱硫复混剂块的外壁形状与上开口的壳体的内壁形状一致,其外直径与上开口的壳体的内直径一致,其成分包括金属铝、石灰石颗粒、硅铁和硅锰颗粒、铝钙合金、钙铁合金、镁合金及稀土合金,经溶化、混合浇注在上开口的壳体内凝固而成,其成分配比可根据用户要求而定;所述的脱氧脱硫复混剂块的上平面至上开口的壳体的上口沿的距离为0-1cm;作为一种改进,上开口的壳体为杯体形,在上开口的壳体的上口上还设有薄铁皮盖;所述的薄铁皮盖为环形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使用的外壳为筒状式的脱氧脱硫复合剂块相比,不仅使用投放方便、容易根据不同用户要求进行调节脱氧脱硫剂配比,而且由于采用了上开口的壳体,所以,当浇注脱氧脱硫复混剂溶液时,不会从底部外溢,提高了一次成功率,避免了脱氧脱硫复混剂的浪费或二次加工,并且易于加工、可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轴向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轴向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轴向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3制作本实用新型。该一种脱氧脱硫复混剂成型块,由脱氧脱硫复混剂块1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氧脱硫复混剂块1设在上开口的壳体2内,并与上开口的壳体2的内壁固定为一整体。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上开口的壳体2可采用薄铁皮制作,上开口的壳体2的高度为20-400mm,其内直径为20-400mm;所述的脱氧脱硫复混剂块1的外壁形状与上开口的壳体2的内壁形状一致,其直径与上开口的壳体2的内直径一致,其成分包括金属铝、石灰石颗粒、硅铁和硅锰颗粒、铝钙合金、钙铁合金、镁合金及稀土合金,经溶化、混合浇注于上开口的壳体2内凝固而成,其成分配比可根据用户要求而定;所述的脱氧脱硫复混剂块1的上平面至上开口的壳体2的上口沿的距离为0-1cm。作为一种改进,如图2所示,上开口的壳体2为杯体形,在上开口的壳体2的上口上还设有薄铁皮盖3,用以封堵脱氧脱硫复混剂块1;所述的薄铁皮盖3为环形盖。其制作过程包括:先制作上开口的壳体2,再将配制好的脱氧脱硫复混剂溶化,浇注在壳体2内,浇注的上表面离壳体2的上口沿留有0-1cm的距离,等脱氧脱硫复混剂冷却后,如果已经装满了上开口的壳体2,可以不再加封盖,直接使用,如图1所示;如果没有装满,可将口沿压制成内扣沿,成为环形盖,如图3所示;也可另加封盖,如图2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西峰,未经景西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11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棒料加热炉
- 下一篇:生物质气化炉余热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