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1378.2 | 申请日: | 201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7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0 | 分类号: | H01R12/70;H01R13/642;H01R13/02;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2151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装置,尤其涉及连接装置中的一种具有扁平式结构的电源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轻薄短小的电子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通常来说消费性电子产品都需要对应的电源连接器用于为其供电或者充电,而常见的电源连接器都是圆形插头,体积较大,对于消费性电子产品来说已经不能满足其轻薄短小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新颖的电源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插头部和与插头部对应的插座部,所述插头部和插座部均为扁平结构,所述插头部和插座部结合处具有单侧倒角。
在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中,所述插头部包括条型插头端子,插头端子之间长短不一致。
在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中,所述插头端子包括负极端子和正极端子,所述负极端子长度大于正极端子。
在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中,所述插头部还包括插头铁壳、插头塑胶和插头后盖,所述插头铁壳和插头后盖可卡扣固定,插头塑胶可插入所述插头铁壳中。
在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中,所述插头塑胶为扁平式立体结构,所述插头塑胶的二侧面相对上面和下面具有向内倾斜的延伸面。
在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中,所述插头铁壳的二侧面边缘可向内弯曲或延伸,形成与所述插头塑胶的侧面对应的单侧倒角。
在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中,所述插头铁壳的二侧面分别设置卡扣结构,所述插头后盖的二侧面具有卡扣结构,其可与所述插头铁壳的卡口结构相配合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中,所述插座部包括插座铁壳、塑胶本体和插座弹片,所述插座铁壳可以收容所述塑胶本体,所述插座弹片可设置在所述塑胶本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中,所述插座铁壳具有对应所述插头部的扁平矩形开口,其包括上面、下面和二侧面,所述插座铁壳的二侧面对应所述插头塑胶的侧面呈一定角度向内倾斜或弯曲并形成单侧倒角。
在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中,所述插座铁壳的二侧面具有对称的凹陷,其具有从侧面延伸至凹陷底部的斜坡,且所述凹陷的斜坡方向是从远离与所述插头部对应的扁平开口处向插座铁壳内部倾斜至邻近与所述插头部对应的扁平开口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结构新颖,体积小巧,使用方便,且创新设计的凹陷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插拔时插头部对塑胶本体造成损害,插头部和插座部结合处的倒角设计能够防止插反等误操作,插头端子的负极端子和正极端子长短不一致的设计可以防止插拔时产生电火花,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连接器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其中插头铁壳省略。
图3为实用新型一种电源连接器的另一分解示意图,其中插头后盖省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结合图1至图3,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相互连接的插头部10和与插头部10对应的插座部20。所述插头部10和所述插座部20均为扁平式结构。所述插头部10可以插入插座部20中。
插头部10包括插头塑胶13、设置在插头塑胶13上的插头端子14、插头铁壳11、插头后盖12。插座部20包括塑胶本体22、插座铁壳21和插座弹片23。
所述插头塑胶13为扁平式立体结构,所述插头塑胶13的二侧面相对上面和下面具有向内倾斜的延伸面,其上面宽度大于下面宽度。所述插头端子14为长条型结构,大致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插头塑胶13上。所述插头端子14包括负极端子141和正极端子142,其中负极端子141的长度大 于正极端子142的长度,保证在插拔的时候负极先接触电源。所述插头铁壳11具有扁平结构,其包括覆盖面和与所述覆盖面相连接的二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电源连接器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头铁壳11的二侧面边缘可向内延伸或弯曲形成一定角度,形成与所述插头塑胶的侧面对应的单侧倒角。在本实用新型扁平式电源连接器的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头铁壳11的二侧面的部分边缘可垂直于侧面向内延伸并连结以形成与所述覆盖面相对的底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音电子(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13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